一、科普中國平臺建設工程項目概述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為深入推進科普與信息化深度
融合發展而塑造的科學傳播品牌,旨在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進一步連接科技工作者和社會公眾,攜同社會各界向公眾提供科學權威、有趣適用的科普內容。
為推進科普中國品牌發展和科普信息化建設,提升我國公民科學素質,中國科協設立并組織實施科普中國平臺建設工程(以下簡稱“本項目”)。本項目旨在堅持“品牌引領、內容為王、共建共享、培育生態”的工作理念,按照“內容庫、專家庫、團隊庫、渠道矩陣、活動矩陣、運營保障”的建設要求,強化科普內容建設,創新科普表達形式,加強與有關部門和社會機構合作共贏,培育服務科普創作者和傳播者,共建科普中國品牌生態。
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科普中國資源薈萃、科普中國渠道矩陣、科普中國品牌建設、科普中國運營保障。
二、子項目名稱及定位
(一)名稱科普中國軍事科技(二)背景和定位
科技的創新離不開人才的培養,軍事科技的發展及國防教育的普及對社會發展意義重大。在這樣的背景下,軍事科普及國防科技創新教育承擔著重要的歷史使命。營造國防科普教育氛圍,探索國防教育創新形式,為強國興軍凝聚強大的未來科技創新力量。為公眾更好的了解軍事科技內容,做好軍事題材的科普,科普信息化建設工程項目中特設立“軍事科技”項目。
項目以“聚焦強軍興軍實踐,助力全民國防教育”為宗
旨,利用軍事科普內容,助力國防教育,激發群眾愛國熱情。凝聚軍事科技專家資源,加大與軍事科技工作者、國防軍工院校、科研院所的聯系,利用創新性手段,制作面向廣大公眾,特別是青少年、軍事愛好者的優質軍事科普內容,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凝聚強大力量。
三、子項目建設內容及技術要求
(一)建設內容
以軍事科普、國防教育等內容為抓手,凝聚專家資源、
創客資源、行業資源、渠道資源,打通軍事科普內容產業鏈,構建軍事科普內容生態體系。運用圖文、視頻、動漫、可視化新聞、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興技術手段生產一批高質量、利于傳播的軍事科普內容。
(二)建設要求
科普中國平臺建設工程項目由中國科協科普部負責組織實施,由科普中國發展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服務中心)負責科普中國品牌使用和平臺建設工程的具體運營。
中標人是子項目實施的第一責任人。嚴格履行項目合同,
落實好項目實施工作,保質保量提供相應的服務和成果;按照合同約定在項目范圍內使用和推廣科普中國品牌;嚴格執行項目相關管理規定,接受中國科協科普部的指導和服務中心的協調,配合項目監理機構完成項目相關的檢查、驗收等工作;合規使用和管理項目實施過程中形成的資產和研究成果等。
1.中標人根據科普中國品牌建設和項目管理相關辦法,正確使用“科普中國”品牌,積極維護“科普中國”形象。在內容資源的適當位置顯示“科普中國LOGO”。
2.中標人制作的內容為科技科普類內容并有正確的價值引領效果,應高度重視內容的政治性和科學性,注重保密和脫密處理,制定相關審核制度和流程,所有原創內容資源應有專家終審簽字的備案文件。原創內容質量由服務中心把關,并由監理審核。
3.中標人制作的內容應注重藝術性、科學性和觀賞性。上線科普資源形式多樣,力求推出科普精品。采購人有權對中標人制作的內容按照作品發布到科普中國官方平臺的傳播情況、專家評價、作品提交及時度等進行評價,評價結果影響后續項目簽署及預算。
4.中標人需入駐科普中國自有平臺,以中標人名義開設并運營科普號。中標人承諾入駐的科普中國專家和科普號,需提供姓名、職稱、所屬單位、聯系電話、項目貢獻等相關信息,并通過服務中心確認,按月提交監理。
入駐科普中國的專家應具備相關專業副高及以上技術
職稱或在專業領域享有較高知名度。入駐科普中國平臺科普號的機構或個人應具有互聯網思維,了解新媒體傳播方式,具有科學背景或精通某一領域專業知識,可持續生產科普作品。
5.中標人應按采購人要求配合完成全國科普日活動、典贊·科普中國等重大科普活動的相關工作。按采購人要求建立科普選題快速反應機制,如發生相關的重大社會熱點問題,及時生產相關內容回應公眾關切。
四、子項目期限及其設定的目標
本項目合同期限自合同生效之日開始至2023年12月31 日止。項目合同初始期限(簡稱“初始合同期”),自合同生效之日開始計算,至2022年12月31日止。初始合同期屆滿后,采購人有權根據項目實施的具體情況確定其后十二 (12)個日歷月(“初始合同期后合同年度”)的采購需求等條件,且采購人有權通過考核、第三方評估等方式決定是否續約,續簽合同內容由雙方另行確定。如果采購人或中標人決定不予續約,則本合同于初始合同期屆滿后終止。
2023年度合同簽訂與執行應以2022年度工作量為基準,
各單項服務價格不應高于2022年度投標單項報價,依照本
次中標價格結合批復后預算情況確定合同工作內容與金額。
(一)初始合同期中期檢查目標(2022年8月份)
1.內容建設目標
圍繞軍事技術前沿、武器裝備、國防知識教育等三大板塊組織內容生產,重點關注前沿技術對現代戰爭的影響、聚焦國內外重要武器裝備發展狀況,完成原創圖文不少于60 篇,其中包含軍事科普圖解不少于8個、長圖不少于4個;完成原創視頻不少于24個,總時長不少于160分鐘,其中包含科普動畫不少于4個,總時長不少于12分鐘。資源總量不少于160G。
2.專家和科普號建設目標
項目引入專家不少于6名,相關信息按要求入庫。引導注冊科普號不少于4個。
(二) 初始合同期履約驗收目標(2022年11月份)
1.內容建設目標
圍繞軍事技術前沿、武器裝備、國防知識教育等三大板塊組織內容生產,重點關注前沿技術對現代戰爭的影響、聚焦國內外重要武器裝備發展狀況,完成原創圖文不少于150 篇,其中包含軍事科普圖解不少于20個、長圖不少于10個;完成原創視頻不少于60個,總時長不少于420分鐘,其中包含科普動畫不少于10個,總時長不少于30分鐘。資源總量不少于400G。
2.專家和科普號建設目標
項目引入專家不少于15名,相關信息按要求入庫。引導注冊科普號不少于10個。
3.示范效應目標
針對中標人所承擔的子項目,形成完善的科學性等質量審核把關制度、精品作品遴選等,凝聚一批熱心科學傳播的專家隊伍。 中標人需認真研究子項目特點,對目標受眾及閱讀習慣進行深入調研,同時對創作人及團隊進行跟蹤了解,充分總結項目執行過程中的先進經驗,發現不足,形成能準確反映市場和創作者兩端需求的分析報告不少于1 份。
(三)實施進度
2022年簽訂合同后:制定子項目實施方案、進度計劃表; 2022年8月份:按照項目管理和協議要求完成中期檢查;
2022年11月份:按照項目管理和協議要求完成履約驗收。
采購人在簽訂合同后撥付60%合同金額、中期檢查合格后撥付10%合同金額、履約驗收合格后撥付的金額為30%合同金額減去因不符合項目建設質量要求所扣除的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