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技術普及部科普中國繁星追夢
一、科普中國平臺建設工程項目概述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為深入推進科普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發
展而塑造的科學傳播品牌,旨在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進一步連接科技工作者和社會公眾,攜同社會各界向公眾提供科學權威、有趣適用的科普內容。
為推進科普中國品牌發展和科普信息化建設,提升我國公民科學素質,中國科協設立并組織實施科普中國平臺建設工程(以下簡稱“本項目”)。本項目旨在堅持“品牌引領、內容為王、共建共享、培育生態”的工作理念,按照“內容庫、專家庫、團隊庫、渠道矩陣、活動矩陣、運營保障”的建設要求,強化科普內容建設,創新科普表達形式,加強與有關部門和社會機構合作共贏,培育服務科普創作者和傳播者,共建科普中國品牌生態。
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科普中國資源薈萃、科普中國渠道矩陣、科普中國品牌建設、科普中國運營保障。
二、子項目名稱及定位
(一)名稱
科普中國繁星追夢(二)背景和定位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曾指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國老一代的科學家因受時代環境的影響,科研及生活環境相對艱苦,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的科研環境已有了很大改善。在傳播老一輩科學家科學精神的同時,我們需要更多貼合當代青少年的科學精神內容,在青少年中形成崇尚科學、熱愛科學的社會風尚,讓科技工作者成為被尊崇和向往的職業。
科普中國繁星追夢項目以“好奇心引領,傳承科學精神”為宗旨,以制作內容新穎、形式多樣的弘揚科學精神、科學家精神的科普內容為主要核心任務。
三、子項目建設內容及技術要求
(一)建設內容
本項目聚焦科技工作者群體,從多維度講好中國科學家的故事,充分利用短視頻、長圖、動畫等新興技術手段展現科技工作者群體的多彩人生,刻畫生動鮮活的科技人物形象,助力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偶像觀,讓“長大當科學家”成為青少年的夢想。
(二)建設要求
科普中國平臺建設工程項目由中國科協科普部負責組織實施, 由科普中國發展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服務中心)負責科普中國品牌使用和平臺建設工程的具體運營。
成交人是子項目實施的第一責任人。嚴格履行項目合同,落實好項目實施工作,保質保量提供相應的服務和成果;按照合同約定在項目范圍內使用和推廣科普中國品牌;嚴格執行項目相關管理規定,接受中國科協科普部的指導和服務中心的協調,配合項目監理機構完成項目相關的檢查、驗收等工作;合規使用和管理項目實施過程中形成的資產和研究成果等。
1.成交人根據科普中國品牌建設和項目管理相關辦法,正確使用“科普中國”品牌,積極維護“科普中國”形象。在內容資源的適當位置顯示“科普中國LOGO”。成交人舉辦的線下活動,應在現場顯要位置體現科普中國品牌內容,包括不限于科普中國LOGO、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科普中國APP二維碼。
2.成交人制作的內容為科技科普類內容并有正確的價值引領
效果,應高度重視內容的政治性和科學性,注重保密和脫密處理,制定相關審核制度和流程,所有原創內容資源應有專家終審簽字的備案文件。原創內容質量由服務中心把關,并由監理審核。
3.成交人制作的內容應注重藝術性、科學性和觀賞性。上線科普資源形式多樣,力求推出科普精品。采購人有權對成交人制作的內容按照作品發布到科普中國官方平臺的傳播情況、專家評價、作品提交及時度等進行評價,評價結果影響后續項目簽署及預算。
4.成交人需入駐科普中國自有平臺,以成交人名義開設并運營
科普號。成交人承諾入駐的科普中國專家和科普號,需提供姓名、職稱、所屬單位、聯系電話、項目貢獻等相關信息,并通過服務中心確認,按月提交監理。
入駐科普中國的專家應具備相關專業副高及以上技術職稱或在專業領域享有較高知名度。入駐科普中國平臺科普號的機構或個人應具有互聯網思維,了解新媒體傳播方式,具有科學背景或精通某一領域專業知識,可持續生產科普作品。
5.成交人應按采購人要求配合完成全國科普日活動、典贊·科普中國等重大科普活動的相關工作。按采購人要求建立科普選題快速反應機制,如發生相關的重大社會熱點問題,及時生產相關內容回應公眾關切。
6.成交人舉辦的各項活動,應在舉辦前七天報備活動實施方案至監理;至少提前一天在科普中國客戶端上發布活動預告,舉辦后七天內發布活動舉辦情況,有活動參與人員信息入庫要求的應在活動當天完成信息采集并入庫。采購人有權對成交人組織的線下活動在科普中國兩微一端一網同步直播。
四、子項目期限及其設定的目標
本項目合同期限自合同生效之日開始至2023年12月31日止。項目合同初始期限(簡稱“初始合同期”),自合同生效之日開始計算,至2022年12月31日止。初始合同期屆滿后,采購人有權根據項目實施的具體情況確定其后十二(12)個日歷月(“初始合同期后合同年度”)的采購需求等條件,且采購人有權通過考核、第三方評估等方式決定是否續約,續簽合同內容由雙方另行確定。如果采購人或成交人決定不予續約,則本合同于初始合同期屆滿后終止。
2023年度工作任務與目標以2022年度為基礎,采購人依據最
終財政批復預算確定,2023年度合同中單項服務價格不高于2022 年度投標單項報價。
(一)初始合同期中期檢查目標(2022年8月份)
1.內容建設目標圍繞科技工作者群體的科研工作和日常生活,深度挖掘人物閃光點,完成原創短視頻不少于30個,總時長不少于100分鐘,其中原創動畫不少于10個;原創圖文不少于20篇,其中原創長圖不少于8個、原創科學精神圖文不少于4篇。其中訪談青年科學家不少于8名,訪談高級職稱及以上專家不少于4名、訪談科技領軍人才不少于1名。資源總量不少于140G。
2.專家和科普號建設目標
引入專家數量不少于12個,相關信息按要求入庫。引導注冊科普號不少于8個。
3.活動矩陣建設目標聯合網絡平臺舉辦“科普中國繁星追夢”系列活動不少于1場。
4.傳播矩陣建設目標
互聯網傳播量不少于1.2億。
(二) 初始合同期履約驗收目標(2022年11月份)
1.內容建設目標
圍繞科技工作者群體的科研工作和日常生活,深度挖掘人物閃光點,完成原創短視頻不少于80個,總時長不少于240分鐘,其中原創動畫不少于30個;原創圖文不少于50篇,其中原創長圖不少于20個、原創科學精神圖文不少于10篇。其中訪談青年科學家不少于20名,訪談高級職稱及以上專家不少于10名、訪談科技領軍人才不少于3名。資源總量不少于350G。
2.專家和科普號建設目標
引入專家數量不少于30個,相關信息按要求入庫。引導注冊科普號不少于20個。
3.活動矩陣建設目標聯合網絡平臺舉辦“科普中國繁星追夢”系列活動不少于3場。
4.傳播矩陣建設目標互聯網傳播量不少于3億。
5.示范效應目標
針對成交人所承擔的子項目,形成完善的科學性等質量審核把關制度、精品作品遴選等,凝聚一批熱心科學傳播的專家隊伍。成交人需認真研究子項目特點,對目標受眾及閱讀習慣進行深入調研,同時對創作人及團隊進行跟蹤了解,充分總結項目執行過程中的先進經驗,發現不足,形成能準確反映市場和創作者兩端需求的分析報告不少于1份。
(三)實施進度
2022年簽訂合同后:制定子項目實施方案、進度計劃表; 2022年8月份:按照項目管理和協議要求完成中期檢查;
2022年11月份:按照項目管理和協議要求完成履約驗收。
采購人在簽訂合同后撥付60%合同金額、中期檢查合格后撥付 10%合同金額、履約驗收合格后撥付的金額為30%合同金額減去因不符合項目建設質量要求所扣除的款項。
五、質量管理要求
1.成交人應嚴格按照科普中國品牌管理要求生產并提交成果
物。如成果物(視頻、圖文等)未按要求正確使用科普中國LOGO,并在采購人或采購人指定的管理人員發現并通知成交人后,仍未按要求及時改正的,按照不合格成果物數量×單個成果物報價×50%,在未支付的合同金額中扣除相應款項。
2.成交人應在活動及物料顯要位置體現科普中國品牌,如無法證明該活動起到宣傳科普中國效果的,視為無效活動,履約驗收時缺少幾次有效活動,按缺少活動次數×單次活動合同報價,在未支付的合同金額中扣除相應款項。
3.成交人應按采購人要求在視頻中添加片尾,并提交帶片尾和不帶片尾兩個版本,并向采購人提供視頻工程文件。視頻角標和清晰度等規格需遵照中國科協視頻制作相關標準執行,高清版本視頻需滿足1920*1080P、平均碼率5M 、峰值8M、寬高比16:9 ,標清版本視頻需滿足720P、平均碼率2.3M、峰值4.6M。成交人制作的系列視頻需保證視頻時長的一致性,正片時長原則上為1分鐘、3 分鐘、5分鐘、10分鐘等,關于時長和版本須與服務中心協商確認。如視頻不合格,并且在采購人或采購人指定的管理人員發現并通知成交人后,成交人未根據要求按時改正的,按照不合格成果物數量
×單個成果物報價×50%,在未支付的合同金額中扣除相應款項。
4.成交人應按采購人要求按時提交周報,周報應滿足監理相關管理要求,每出現一次無故不提交或提交周報不合格的情況,按(合同總價×5%)÷應交周報數,在未支付的合同金額中扣除相應款項。
5.成交人應按采購人和計劃表要求定期將資源上傳至科普中國中央廚房,如未按要求完成將在項目檢查時扣減相應分數。項目中期檢查和履約驗收時,如資源(包括高清文件、工程文件、活動相關物料等)未按合同要求完成提交的,按未提交資源數量×(資源單價×50%),在未支付的合同金額中扣除相應款項。
六、對供應商的要求
供應商應了解互聯網傳播規律,將科普作為供應商自身長遠發展戰略定位,具有承擔本項目所需的科普內容制作統籌協調和組織實施能力。
供應商有承擔類似項目的相關經歷和實踐經驗,并與全國學會等相關科技社團開展合作,確保滿足項目實施所需的專業團隊和支撐條件的要求。供應商應安排專人負責項目建設和管理,核心成員不少于8人,均具有比較豐富的科普內容制作經驗。
七、報價要求
投標中應包括視頻(按時長及類別)、圖文(按篇數及類別)、活動(按場次)其他各項的分項報價及測算明細。
八、科普資源版權承諾
★(一)成交人應保證合同期內所提交的全部原創成果、活動成果及材料(如視頻工程文件、圖片等素材),采購人擁有全部版權,原則上本項目原創成果全部獨家首發科普中國官方平臺或科普中國(含科學辟謠)新媒體賬號,采購人有權在科普中國官方微信公眾號首發且標注原創。如需在成交人自有平臺首發,須提前進行溝通。
★(二)成交人應保證合同成果中的匯聚成果部分已獲得相關權利人的授權,即均系合法來源且不侵犯任何他人知識產權;并保證采購人有權根據項目需要,在科普中國平臺、電視端、手機端、 PC端、移動電視、公共場所屏幕等渠道發行平臺、媒介上予以使用、傳播,且不受任何有關地域、期限或文字等的限制;采購人擁有轉授權,被轉授權單位亦可再行轉授權,以便更好地宣傳推廣匯聚合同成果。同時承諾采購人享有上述權利,并應提供匯聚合同成果相應版權人的相關證明。
★(三)成交人注冊科普號發布的全部資源,均保證無版權及
其他爭議,如涉及任何版權糾紛,成交人應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