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技術、服務及商務要求
一、項目概述及簡介
2021 年 10 月 1 日,襄陽市科技館新館面向市民預約制開放,更大的場館面積、更多的展品、更高的人流量對科技館智慧化管理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科技館 1.0” 項目已經完成科技館門戶、活動預約系統、志愿者服務系統、展品陳列維護系統、資源庫服務等基礎板塊的建設。科技館門戶實現了參觀指南、場館瀏覽、科技活動、最新資訊等功能;活動預約系統實現了創作作品提交、競賽報名、現場活動預約、場館參觀預約等功能;志愿者服務系統實現了志愿者招募、志愿者服務等功能;展品陳列維護系統完成展品報修、送檢、送回整個展品維護業務,并對各業務環節留存憑證,形成真實可靠的展品維護日志;資源庫給青少年學生和社會大眾提供科普閱讀服務。為做好科技館信息化建設,提升管理服務水平,現擬開展“智慧科技館 2.0”項目建設,從對外服務、對內管理兩方面助力新館信息化建設向更高層次邁進。“智慧科技館 2.0”項目主要著力于采集場館硬件系統的各項數據,將客流量、展品數據、實時監控信息等匯總分析后供領導層研究決策,協助做好場館實時管理,同時對科技館官網進行功能流程的優化和移動端的開發,搭建學習平臺。2.0 項目完成后將極大地提升新館智慧化管理服務水平。
二、采購清單:
說明:投標人在投標文件中必須滿足或優于招標文件中以“★”標注的技術、服務及商務要求,否則按照無效投標處理。
序號 |
名稱 |
數量 |
單位 |
要求/備注 |
||
1 |
核心 業務 |
統一數據交換平臺 |
1 |
套 |
★ |
|
2 |
建設人物畫像大數據分析系統并集成到科技館信息管理平臺 |
1 |
套 |
★ |
||
3 |
建設智慧屏系統并集成到科技館信息管理平臺 |
1 |
套 |
★ |
||
4 |
建設展品系統并集成到科技館信息管理平臺 |
1 |
套 |
★ |
||
5 |
將人流量統計系統集成到科技館信息管理平臺 |
1 |
套 |
★ |
||
6 |
將閘機系統集成到科技館信息管理平臺 |
1 |
套 |
★ |
||
7 |
移動端建設 |
1 |
套 |
★ |
||
8 |
學習平臺搭建 |
1 |
套 |
★ |
||
9 |
行政 |
將巡更系統集成到科技館信息管理平臺 |
1 |
套 |
|
|
序號 |
名稱 |
數量 |
單位 |
要求/備注 |
||
10 |
管理 |
建設考勤系統并集成到科技館信息管理平臺 |
1 |
套 |
|
|
11 |
科技館官網優化 |
1 |
套 |
★ |
||
12 |
運行 保障 |
將車輛識別系統集成到科技館信息管理平臺 |
1 |
套 |
|
|
13 |
將安全監控系統集成到科技館信息管理平臺 |
1 |
套 |
|
||
14 |
將照明系統集成到科技館信息管理平臺 |
1 |
套 |
|
||
15 |
將智慧水電系統集成到科技館信息管理平臺 |
1 |
套 |
|
||
供貨期限(或進場)要求 |
簽訂合同之后12個月內完成。 |
|
||||
質保期(或服務期)要求 |
1年。 |
|
||||
三、國家相關行政主管部門頒布的強制標準、規范
采購內容需執行的國家相關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或者其他標準、規范包括:
序號 |
規范名稱 |
標號 |
1 |
《電子政務系統總體設計要求》 |
(GB/T21064-2007) |
2 |
《政務信息資源交換體系》 |
(GB/T21062-2007) |
3 |
《計算機軟件開發規范》 |
(GB8566—88) |
4 |
《計算機軟件產品開發文件編制指南》 |
(GB8567—88) |
四、技術、服務要求
說明:標注有“△”號的條款,作為重點評分項處理。
(一) 核心業務
序號 |
貨物 ( 或服 務)名稱 |
功能及技術參數 |
備注△ |
1 |
統一數據交換平臺 |
1.采集各系統數據進行計算、存儲、加工; |
△ |
2.構建數據標準,統一業務數據; |
|||
3.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監測; |
|||
4.打通數據共享,提供各終端數據接口支持。 |
|||
2 |
將人流量統 |
1.將各展廳、入口的人流數據在大屏同步展示; |
△ |
|
計系統集成到科技館信息管理平臺 |
2.提供各場館人流量統計分析和分布情況,在人流擁擠時預警并規劃合理疏導路線。 |
|
3 |
將閘機系統集成到科技館信息管理平臺 |
1.采集游客門票信息,在入館時進行展示; |
△ |
2.生成預約入場情況的統計報表。 |
|||
4 |
建設人物畫像大數據分析系統并集成到科技館信息管理平臺 |
1.采集游客性別、年齡、展品訪問量等相關數據; |
△ |
2.通過數據分析生成人物畫像,了解游客的喜好傾向,為開展活動提供開放時間、接待量的數據支持; |
|||
3.根據游客畫像特征進行展品信息、活動信息的推送。 |
|||
5 |
建設展品系統并集成到科技館信息管理平臺 |
1.瀏覽展品視頻、文字介紹; |
△ |
2.輸入關鍵字對展品進行搜索; |
|||
3.查看展品的位置及狀態; |
|||
4.對展品信息進行分類統計并形成相應報表。 |
|||
6 |
建設智慧屏系統并集成到科技館信息管理平臺 |
1.對集成的各系統數據進行可視化展示; |
△ |
2.構建領導駕駛艙,對整個場館的系統、人員、設備的情況進行可視化展示。 |
|||
7 |
移動端建設 |
1.在手機端瀏覽科技館官網新聞、公告資訊; |
△ |
2.支持游客在手機端進行活動預約; |
|||
3.支持游客在手機端瀏覽展品; |
|||
4.支持用戶在手機端預約車位; |
|||
5.查看場館平面效果圖; |
|||
6.提供志愿者申請、簽到、管理、風采上傳、服務足跡生成等服務; |
|||
7.為工作人員提供日常展品巡檢、報修等業務服務; |
|||
8.提供用戶反饋意見建議窗口,支持在線互動,可以留言、提問,館員審核后,可以在線回復、發布; |
|||
9.提供用戶實名注冊服務; |
|||
10.根據游客、志愿者、工作人員身份不同提供個性化服務,含場館預約訂單、個人資料設置、密碼修改、簽到簽退、志愿服務訂單、展品報修訂單、車位預約訂單等業務。 |
|||
8 |
學習平臺搭建 |
1.針對學生、社區居民、黨政干部、城鎮勞動者等人群,提供科普閱讀資源及服務; |
△ |
2.面向館內干部職工,打造以匯聚資源、理解知識、創作表達、個人知識管理為核心功能的學習平臺。 |
(二) 行政管理
序號 |
貨物(或服 務)名稱 |
功能及技術參數 |
備注△ |
1 |
將巡更系統集成到科技館信息管理平臺 |
1.實時繪制巡更路線,規劃巡更路線; |
|
2.實時展示巡更人員,查詢巡更人員; |
|||
3.登記、查詢巡更記錄。 |
|||
2 |
建設考勤系統并集成到科技館信息管理平臺 |
1.實現小程序WIFI自動打卡; |
|
2.人員考勤管理、登記、查詢。 |
|||
3 |
科技館官網優化 |
1.基于新館業務對原平臺的活動預約、展品維護、志愿者管理等模塊進行優化; |
△ |
2.基于2.0新建內容,對首頁的布局、欄目、顯示內容進行調整; |
|||
3.對科技館1.0平臺各子系統模塊點擊量、瀏覽量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
|||
4.基于2.0新建內容,在后臺管理中增加數據中心的管理。 |
(三) 運行保障
序號 |
貨物(或服 務)名稱 |
功能及技術參數 |
備注△ |
1 |
將車輛識別系統集成到科技館信息管理平臺 |
1.監控車位使用情況、查詢車輛出入情況。 |
|
2.在線車位預約、車輛登記、車位使用情況提醒。 |
|||
2 |
將安全監控系統集成到科技館信息管理平臺 |
1.監控視頻下載; |
|
2.權限管理; |
|||
3.在線觀看實時影像、歷史影像。 |
|||
3 |
將照明系統集成到科技館信息管理平臺 |
1.查詢照明設備狀態; |
|
2.查詢使用日志; |
|||
3.展區照明一鍵開關系統集成。 |
|||
4 |
將智慧水電系統集成到科技館信息管理平臺 |
1.實現水電系統的可視化展示; |
|
2.查詢水電系統的狀態部件; |
|||
3.接入智慧用電、智慧用水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