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際鑾科技教育基地暨瑞昌市科技館布展項目采購內容及要求
項目概況:對潘際鑾科技教育基地暨瑞昌市科技館一層、二層及夾層進行布展設計。(各層平面圖詳見附件)一、潘際鑾院士展廳布展設計
瑞昌市潘際鑾科技教育基地暨瑞昌市科技館布展項目設計采購項目概況綜 述
中國科學院院士潘際鑾先生是瑞昌市湓城街道荊林街人,1927年12月24 日出生于九江。1948年清華大學機械系畢業,獲工學學士,留校任助教。1950 年被派往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習,研究生畢業。系中共黨員,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等職。他是我國焊接專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是國際著名的焊接專家,核反應堆氬弧和電子束焊機的總設計師,先后在我國首次試驗成功大型軋鋼機機架和板極電渣焊、大型鍛模堆焊,研究成功的新型MC焊接電子弧控制法獲國家發明一等獎,并分別在中國和美國獲得專利。他還先后任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德國亞琛大學、漢諾威大學客座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尤蒂卡分校名譽教授。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12本,擁有各種專利21項,在國內外發表論文200多篇。在35 屆國際焊接學會上被推為該學會副主席。他的卓越成就對我國國防及工業和科技領域有著巨大貢獻;曾當選北京市特等勞動模范,中國共產黨十一、十五兩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先后獲得中華總工會“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和“五一勞動獎章”。1993年應江西省省長吳官正之聘,出任新成立的南昌大學校長之職,對我省高等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2014年在家鄉江聯造船公司設立了院士工作站,耄耋之年仍然繼續奮斗在教學、科研第一線,他率領研究團隊進行無軌道全位置爬行焊接機器人、高速鐵路鋼軌焊接和核電站焊接問題等項目研究獲得我國專利和重大創新成果,被譽為“學界泰斗”、 “中國焊接技術之父”。
(一)潘際鑾院士展區擬分為(但不限于)
1、 寒門學子(概述)
(1)根在瑞昌;(2)生在九江;(3)童年;(4) 流亡;(5) 輾轉;
(6)保送西南聯大;(7) 進入清華;(8) 與焊接結緣
2、清華教授(概述)
(1)初創焊接教研組;(2)光榮入黨;(3) 伉儷情深;(4)投身科研;
(5)遭受沖擊;(6) 參加改變歷史的會議;(7)秦山核電站顧問;
(8) 推動國際交流;(9) 榮譽獎勵;(10)其它學朮職務;(11) 桃李天下
3、科技創新(概述)
(1)電渣焊技術;(2)制造高壓蓄勢器;(3)重型錘鍛模模塊焊接;
(4) 氬弧焊;(5)電子束焊機;(6)改進電弧傳感器;
(7)國家發明一等獎;(8)無軌道全位置爬行焊接機器人
(9)無縫鋼軌的焊接;(10)其他創新發明
4、主政南大(概述)
(1)勇挑重任;(2)零的突破;(3)扭轉學風;(4)服務社會
(5)1+1“大于”2;(6)關鍵一躍;(7)不辱使命;(8)培養科研團隊
(9)病床上的著作;(10)其他學術活動
5、學術成果(概述)
(1)著作;(2)專利;(3)論文
6、老驥伏櫪(概述)
(1)十年心血;(2)重任在肩;(3)迎難而上;(4)大聲疾呼;
(5)憂心忡忡;(6)直言不諱;(7)深刻反思;(8)宣傳聯大
(9)其他學術活動;(10)儉樸生活
7、院士三兄弟
(二)現已由采購人收集到的相關資料及有關實物
1、資料
(1)全國院士介紹、彩圖科技百科全書(23冊均包括潘院士)
(2)焊接手冊、專著、贈書(9本)
(3)著作、考察報告、一般著術、論文、專利(92本/份/件)
(4)有關報道及西南聯大(103件/張/份)(5)字畫、照片、紀念物等(31張/件/份)
(6)邀請函、協議、賀卡等等(76份/件)
(7)電子資料(13張)
(8)潘門三杰材料(8份)
2、實物(尺寸數據以實物為準)
(1)博士導師 禮服一套
(2)機器人6G圓環 (長6米;寬5米;高6米)
(3)管道焊接機器人 (長2米;寬2米;高1.3米)
(4)泰山核電站模型 (長2米;寬1.1米;高1.4米)
(5)焊接轉子(長2米;寬1.5米;高1.5米;重約5噸)
(6)核反應堆控制泵驅動器(長1米;寬1.1米;高2米;重約1噸)
(7)電動車(長1.2米;高1.0米)
3、圖片已經收集圖片約330張(待有關部門、單位提供約70張)附:潘院士展廳電子設備及設置建議
一、大型電子顯示屏(包括但不限于)
1、大廳:介紹院士影視資料 2、展廳:院士捐贈實物介紹二、中小顯示屏以及影像重現(包括但不限于)
1、潘門三杰
2、潘錫圭與電信事業
3、潘際炎與橋梁焊接
4、越南清河大橋等
5、潘際鑾與中國航母、高鐵等三、觸摸屏(包括但不限于)
1、根在瑞昌(見布展預案1-6)
2、國際交流(69-70)
3、學術職務(71—75)
4、創新發明(96-99)
5、主政南大(113-114)
6、專利、論文(117—118)
四、書柜若干五、墻面展示
二、大廳布展設計
由投標人自主設計,要體現科技感、現代化,突出亮點和特色。
三、4D影院布展設計
根據展廳結構和面積,合理安排座位密度、穹幕等設計,外觀設計要有特色造型。
四、科技展廳布展設計(包括兒童科技樂園展廳)展廳要體現小而精,充分利用空間,設計展品密度要偏大,要充分結合生活,互動性要強,寓科學性與趣味性于一體。
五、公共區域布展設計
公共區域與各展廳風格、特點要協調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