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京科技館
—中國南京科技館位于南京風景秀麗的雨花臺區,北倚雨花臺區烈士陵園風景區,東臨美麗的花神湖畔,南接高鐵南京南站,西鄰中國南京軟件谷。占地面積30萬平方米,主建筑面積約3萬平方米,水面積5萬平方米。是江蘇省規模最大的現代化、多功能的科普活動場館。
園林景觀錯落有致,場館設計別具一格,置身南京科技館,給人一種科技人文與大自然相互交融的直觀感受。作為全市科普活動的重要基地,它承擔著面向社會、公眾,特別是未成年人開展科普教育的工作使命。主體館外觀新穎奇特,遠看似巨型橢圓飛碟,近看像潛水艇。其外型設計出自加拿大著名設計師之手,設計靈感來自科幻小說《海底兩萬里》中的“鸚鵡螺號”。場館外有一圈周長約400米的鏡湖,寓意著南京科技館將載著青少年們在科技的海洋中探索遨游。
科技館包含主場館、科技影院及園區三部分。主體館由常設展廳、非常設展廳和會議中心組成。常設展廳一共四層,自下而上分別為:負一樓是公共安全教育館,一樓是基礎科學和少兒科普體驗區兩個展廳,二樓是地球萬象、智慧主人兩個展廳,三樓是動漫體驗館。
科技影院分為IMAX球幕影院、4D動漫影院、3D數字影院和5D動感影院。IMAX球幕影院是一座半球形的建筑,IMAX電影在國外被譽為“電影的終極體驗”。它直徑21米,傾斜度30度,可容納觀眾235位。電影畫面清晰穩定,熒幕覆蓋率到達85%以上,使觀眾四周及仰臥之間皆為畫面所包容,恍如投身其中,當觀眾目不暇接之際,影院內6+1聲道音響系統通過十幾組揚聲器,同時播出配樂和特殊音響,給觀眾帶來無限的視覺和聽覺受。
南京科技館將科技與人文相融合,自然與藝術相呼應。
廈門科技館
廈門科技館以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為目的,秉承“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建設宗旨,圍繞“人·科技·和諧”為主線設置“海洋搖籃”、“探索發現”、“創造文明”、“和諧發展”、“兒童未來”5大主題展館,以及1個臨時展廳、1個健康主題樂園、1個光學展區、1個“海峽兩岸海洋科技展示館”、3個特效影院,館藏設施近400套件。
場館設計緊緊圍繞“人?科技?和諧”的思想,用 “海洋·搖籃”、“探索·發現”、“創造·文明”、“和諧·發展”、“兒童·未來”5個主題展館,講述這樣的科學發展脈絡:海洋是生命與科學的搖籃——人類誕生后探索自然總結科學規律——創造社會文明——尋求人、科技、自然的和諧發展——兒童的教育決定社會與科學的發展未來。
1未來館-兒童
兒童未來展區以“冒險島”為主題,包含“叢林探險”、“能工巧匠”、“水流探秘”及“小球部落”四個區域,以“感受科學的快樂”為基礎,“發展科學探究能力”為目標,激發孩子探索求知的冒險天堂。
2發展館-和諧
和諧發展館以“人·生命·科學”為主題,和諧互動的理念,包含了生命健康展區、地震模擬體驗以及全息音響體驗三大展區。和諧發展館中的生命健康展區是廈門市首個健康主題樂園,這里通過人體結構、標本模型、模型互動以及多媒體技術等建立人與生命科學的和諧互動關系。
3文明館-創造
創造文明展區展示了互動多媒體、人工智能、汽車制造等先進的現代科學技術,在互動中領略人類在漫長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無數可貴文明,感受科技帶來的無窮魅力。
4搖籃館-海洋
海洋展廳以“問問大海”為標題,從百姓生活觀察視角,提出“守著浩瀚的大海,為什么我們還缺水”等四個一級問題,層層設問,三級問題層層遞進,使得公眾在愉悅體驗的同時,經歷了發問—思考—動手—觀察—再思考,從而展開無盡的科學探索。
5發現館-探索
探索發現館分為光學、聲學、力學、電磁學、樹和它的朋友五大區域,利用多感官、全方位的布展設置將自然科學的發展有機地聯系起來,強調在互動體驗與探究對比中,感受科學就在身邊的樂趣。
中國科學技術館
中國科技館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科技館,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大型科普基礎設施。
中國科技館新館位于北京朝陽區北辰東路5號,東臨亞運居住區,西瀕奧運水系,南依奧運主體育場,北望森林公園。新館建筑很有特色,整體是一個體量較大的單體正方形,利用若干個積木般的塊體相互咬合,使整個建筑呈現出一個巨大的“魯班鎖”,又像一個“魔方”,蘊含著“解鎖” “探秘”的寓意。新館設有“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五大主題展廳、公共空間展示區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等四個特效影院,其中球幕影院兼具穹幕電影放映和天象演示兩種功能。
一、華夏之光
1.技術創新
該展區主要展示了中國古代在采礦、冶鑄、農業機械、紡織技術、建筑、造船與航海等技術領域的創新發明,展現技術的創新促進了國家和社會經濟的富裕和發展。主要展項有銅綠山古礦井采掘場景、各種各樣的農業水利機械、水轉大紡車、大花樓織機、宮殿和民居建筑、古代城市規劃、古代先進的航海技術等。
2.科學探索
本展區通過展示中國古代在中醫中藥、天文歷法、古代物理學、算學方面所進行的探索和取得的成就,突出體現中華民族的探索精神。主要展項有中醫中藥區的“四診”體驗、針灸銅人、飲食養生、古代藥鋪等;天文區的簡儀、渾儀、水運儀象臺、登封觀星臺等;物理數學區的潛望鏡、透光銅鏡、賈憲三角、勾股定理等。
3.文明交流
本展區以中外科技交流為主題,以“絲綢之路”為主線,展示中國的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等重大發明的外傳及其影響,同時還介紹了世界其他文明對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作用,突出體現中華民族的包容開放精神,讓觀眾從世界科技發展的宏觀視角看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
二、科學樂園
展廳主題“樂享科學,筑夢童心”,目標觀眾為3-8歲兒童及陪同前來的家長,總面積3900平方米。展廳根據兒童認知發展由近及遠、由表及里的規律,從兒童自身開始,逐級擴展到身邊的自然世界,了解社會生活中的科技應用,延伸到體驗前沿科技和探索神秘的宇宙空間,形成按照“認識自己、親近自然、了解社會、觸摸科技”逐級展開的主題脈絡,共設置人體探秘、健康成長、山林王國、戲水港灣、熱鬧城市、角色體驗、機器伙伴、神奇宇宙8個主題展區和1個科學秀場。
三、探索與發現
“探索與發現”展廳位于主展廳二層,包括A、B兩個展廳,主要展示了近代以來在基礎科學領域的探索與發現成果,同時也體現了人類在探索科學歷程中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
A廳設有物質之妙、光影之絢、電磁之奧、運動之律、宇宙之奇五個展區,B廳設有數學之魅、聲音之韻、生命之秘三個展區,分別展現了在化學、電磁、光學、力學、天文學、數學、聲學、生命科學等領域的探索過程及取得的重大成果。多種多樣的展現形式和互動手段可以讓觀眾在參觀體驗的過程中領略到科學精神,享受探索與發現的樂趣。
四、科技與生活
“科技與生活”展廳位于主展廳三層,包括A、B、C、D四個展廳。各展廳展項緊密圍繞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衣、食、住、行,展示了現代科技是如何影響和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的,以及在生活中孕育著的科技創新與發展。
A廳設有衣食之本、健康之路和氣象之旅三個展區。衣食之本展區以農業生活和田園風光為主要設計場景,為觀眾展示了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的發展現狀,引導觀眾關注農業問題。健康之路展區以人體環境和生活環境相互結合的形式引導觀眾正確理解健康并且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氣象之旅展區圍繞“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的發展理念,展示千變萬化的氣象現象、不同的氣象觀測設備、氣象預報的制作以及氣象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
B廳居家之道展區展示了家具用品和家用電器、服裝面料及加工技術、綠色住宅等,向觀眾介紹了日常家居中的科技。
C廳信息之橋展區主要展示了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及信息技術進步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改變與影響。
D廳設有交通之便和機械之巧兩個展區,通過場景設計、機構展示以及操作互動等方式,生動、直觀地展示了交通、機械方面的技術成就。
五、挑戰與未來
“挑戰與未來”展廳位于主展廳四層,包括A、B兩個展廳,主要展示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與挑戰,展示科技創新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展示人類對未來生活的暢想。依據“挑戰——解決方案——未來”的線索,以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引發人們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以影響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重要領域中的科技創新與應用反映人類面對挑戰的各種努力,激勵公眾積極應對挑戰、共創和諧未來。
A廳設有地球述說、能源世界、新型材料三個展區,向觀眾介紹了地球面臨的各類環境問題和危機,以及為了應對各種危機在新型能源開發和新型材料應用方面的科技成就。
B廳設有基因生命、海洋開發、太空探索三個展區,向觀眾介紹了基因工程、海洋及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太空探索等方面的科技成就。
A廳設有能源實驗室,演示精彩的低溫液氮實驗及神奇的超導磁懸浮現象。B廳設有海洋表演臺,進行與水的性質及特點有關的實驗表演。
上海科技館
上海科技館坐落于上海浦東新區行政文化中心的世紀廣場,占地面積6.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0.06萬平方米。科技館的建筑呈西低東高、螺旋上升的不對稱結構,寓意著自然歷史和人類文明的演進方式。整個建筑分為三個部分:西側是一個由低到高逐步遞增的扇形空間;中部是透明的玻璃卵形大堂和中央的黃色球體,象征著宇宙的無垠、生命的孕育;東側是4層的框架結構。整個結構體現了崛起、騰飛、不斷發展的動感及科技館所肩負使命的厚重感。
上海科技館以科學傳播為宗旨,以科普展示為載體,圍繞“自然?人?科技”的大主題,有生物萬象、地殼探秘、設計師搖籃、智慧之光、地球家園、信息時代、機器人世界、探索之光、人與健康、宇航天地、彩虹兒童樂園等11個常設展廳;蜘蛛和動物世界2個特別展覽;中國古代科技和中外科學探索者2個浮雕長廊;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信息墻,加上由巨幕、球幕、四維、太空四大特種影院組成的科學影城,引發觀眾探索自然與科技奧秘的興趣。
廣東科學中心
廣東科學中心座落于廣州大學城,是廣東省實施科教興粵戰略和人才強省戰略、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養的大型綜合性科普場館。廣東科學中心具有科普教育、科技成果展示、國際學術交流和科普旅游四大功能,通過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被授予世界“最大的科技館/科學中心”稱號,是我國綠色建筑代表工程。
綠色家園展館劃分為三個區域:“綠色搖籃”、“綠色危機”和“綠色行動”,以宣傳綠色生態文明為主旨,以“自然、人類、科學、文明”為主題,演繹人與文明、人與科學、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向公眾展示生態環境保護科學知識,傳播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
創新空間展館為培養觀眾的好奇心、觀察力及想象力,激發他們創新創造的激情與動力,在這里,我們嘗試通過一些有趣的互動挑戰以及典型的發明故事,總結探討通向創新的可能路徑,以此啟迪智慧、激發興趣。
數字樂園展館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已經進入到數字時代。在這里,我們以人機交互技術為線索,展示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體感互動等前沿的數字技術,以及各種智能機器人的互動表演,讓觀眾感受數字技術的魅力及發展前景。
材料園地展館我們的周圍存在各種各樣的材料。隨著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新型材料在不斷地改變和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在這里,我們發現從非晶態金屬到納米材料,從半導體材料到光電玻璃,以及超導磁性材料等各種新材料的有趣特點及應用。
交通世界展館交通是現代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交通工具也日新月異。在這里我們探尋汽車技術、軌道交通和船舶技術,了解各種交通工具的基本原理與技術發展,及未來智能交通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
兒童天地展館以兒童的視角,通過“動手做”科學探究系列展品,對兒童進行科學探索的啟蒙教育,讓他們親歷科學探索與發明的過程,從而發揮其想象力,鍛煉其動手能力,培養其探索與創新精神。
“我的家與居住小區 ”展區設置超市、社交小區、人體翻斗樂等主題場景,讓小朋友從日常生活開始,在游戲和動手操作中感受身邊事物,體驗生活中的科學,理解和初步形成科學的生活行為和習慣。“我的城市 ”展區設置戲水天地、建筑工地、交通學校等主題場景,通過模擬體驗,讓小朋友接觸城市的交通、建筑、消防、水力利用等領域,探索其中的科學與技術,感受科技進步如何推動社會文明的發展,培養安全、節能和環保意識。
“我的世界”展區以探索自然界的奧秘為主題,通過一些與動植物、地球、礦物等自然主題有關的互動展項,引發小朋友的好奇心和觀察身邊事物的興 趣,激發他們探索自然世界的熱情,同時養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我的工作室”展區則提供培養想象力、探索精神和展示自我的交互式學習環境,讓兒童在“動手做”中體驗科學工作者探索研究的過程,拓展其思維空間,進行科學啟蒙教育。
實驗與發現展館按不同學科領域設置實驗室,劃分為6大展區:生命科學實驗室、科學發現廣場、力學實驗室1區、力學實驗室2區、電磁學實驗室、光學實驗室。
每個展區圍繞其展示重點(如電磁學實驗室重點展示電磁感應定律及科學家的實驗研究對人們認識電磁現象的重要貢獻,光學實驗室展示光的基本特性以及光的波粒二象性)設置的基礎學科展品,讓觀眾在當年科學發現的氛圍中,動手參與、實踐、體驗各種有趣的經典物理現象,學習了解物理科學規律,并理解科學家發現規律所采用的科學思想與方法、接受科學精神的熏陶。
展項注重互動性、趣味性和穩定性,簡單的操作就能使觀眾通過親身體驗來學習理解有關科學原理,更切合“實驗與發現”展館的主題。
嶺南科技縱橫展館以“上下六千年”的時間跨度,“嶺之南,海之濱”的空間定位,向公眾展示一個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廣東科技發展歷程。展館位于科學中心三樓,面積3000多平方米,分為序廳、古粵大地、近代嶺南、現代廣東、劇場五個展區。
飛天之夢展館本展館分為三個區域:“挑戰天空”、“飛向太空”和“星際探秘”,共50個展項。
“挑戰天空”主要展示能使人類自由翱翔于藍天的航空科技知識:如介紹航空飛行的基本原理,航空飛行器的設計與構造,航空材料與可靠性,航空飛行器的駕駛與控制,導航及空中交通管制等內容。
“飛向太空”以國內外航天科技發展為背景,以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為中心,展示航天領域的科技知識,包括航天發射與飛行的基本原理、載人航天的系統工程等內容。
“星際探秘”通過人類現已掌握的天文知識和航天技術,向觀眾展示太陽系、銀河系以及河外星系的知識,激發觀眾探索宇宙奧秘、開發利用宇宙資源的興趣,引起對人類未來的思考。
本展館的特色是采用大量互動方式,展現人類對飛行的探索,對宇宙的認識,對開發太空的努力追求,同時著重展示了中國航天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激勵觀眾探尋太空、獻身航天事業的熱情。
感知與思維展館感知與思維能力是人類了解和認識世界的基礎,認識自我、探索心智的奧妙,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感知與思維”展館以人的認知過程為主線,結合認知科學、腦科學的前沿知識,并通過設置44個有趣的感知活動展項,讓觀眾通過親身的感知體驗來展示人的心理過程的奧秘,引發觀眾對思維活動的思考。
展館劃分為三個區域:“感知花園”、“錯幻覺王國”和“思維空間”。
“感知花園”——走進“感知花園”,觀眾將調動全身的感覺器官進行視覺、聽覺、觸覺等的感知體驗,了解自身對外界信息的識別、處理過程及規律。主要展項有:夢境、感知線索劇場等。
“錯幻覺王國”——觀眾在得到一些不可思議的錯幻覺體驗的同時,能透過這些現象,了解其背后實際蘊涵的許許多多有關人類感知覺得科學原理和知識。主要展項有:視覺與經驗、隱身屋、透視小屋等。
“思維空間”——這里揭示了大腦思維活動(如學習、記憶、注意力等)的規律,并帶領我們探討如何科學用腦、提高思維能力和開發大腦潛能等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