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紅文化展覽館項目是集紀念博覽、紅色旅游、革命傳統(tǒng)教育、團隊拓展、民俗文化體驗、歷史文化展覽、影視傳播、餐飲、娛樂表演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型場館。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國紅色文化旅游圣地,陜甘寧紅色旅游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干部培訓的現場教學基地,“轉戰(zhàn)陜北”的核心紀念地,陜西省和榆林市紅色旅游重點工程。
一、設計原則
1、 設計中應按照均衡體現歷史元素、突出時代特征、經費節(jié)儉高效的原則,營造出簡潔、大氣、莊重的氛圍。
2、 布局設計要立意新穎,富有創(chuàng)意,布局合理。展區(qū)的設計布局要為內容和功能服務,力求在展覽空間、展示形式以及采光、節(jié)能等問題上下功夫,力爭形式與內容完美結合。
3、 展區(qū)內容配置上以文物、歷史資料為主,同時要注意文物與歷史事件的有機結合。
4、 運用新材料、新工藝,提高布展中的科技含量;運用節(jié)能、環(huán)保材料和環(huán)保技術,充分考慮材料的安全性、通用性、牢固性。
5、 適當、合理地運用聲、光、電和多媒體等現代技術,避免使用過多高科技、高能耗的現代技術。
6、 裝飾風格應能夠體現時代特色,風格設計理念綜合考慮整體性、地域性、歷史性和可持續(xù)利用的原則;主題形象和色彩明確,體現統(tǒng)一性和現代感。
7、 陳列廳展區(qū)間力求過渡自然,避免死板分隔,保證通行線路流暢和觀眾安全。
8、 展示設計必須保證公共場所安全、消防規(guī)范;要內外協(xié)調;滿足對公眾開放的要求。
9、 消防、信息化:消防系統(tǒng)包括但不限于消防栓、煙感、滅火器、消防報警等消防系統(tǒng)。信息化系統(tǒng)包括但不限于門禁、監(jiān)控、查詢系統(tǒng)、信息點位等。安防系統(tǒng)要符合國家一級安防的標準并與展館的安防系統(tǒng)相兼容。
二、展示需求
在符合建筑規(guī)范的基礎上,以合理、科學的展陳思路,結合新時代的展陳理念,對展廳的布局、展線、內容、展項等做全方位的展陳。
1、與時俱進,注重新手段新技術的使用。
方案應在還原史實的基礎上,穿插巧妙設計、合理使用多媒體新技術、藝術品、場景復原等多種手段,豐富展陳形式,提升各年齡段觀眾的參觀興趣,引導觀眾在觀覽的過程中浸入式體驗歷史,實現與先輩們跨時空對話,使之獲得更為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體驗。可用抽象而富有張力的造型以及播放主題影片等形式,體現東方紅文化精神的時代價值。
2、深入挖掘,講好東方紅文化的革命故事。
講好東方紅文化的故事,細致展示革命史實,讓展覽更加生動。方案應精心設計、
適度表現革命故事,融合到展項設計之中。讓觀眾充分感受東方紅文化的紅色基因,學習東方紅文化精神。
3、精心布置,合理規(guī)劃功能區(qū)域。
展線中應合理設置辦公、接待等功能區(qū)域。
4、讓文物說話,充分展示歷史文物。
運用各種先進合理的文物展示理念和手法,營造良好的文物展示環(huán)境和視覺審美效果,同時兼顧文物安全;部分文物柜需要達到恒溫恒濕展示要求。
三、具體設計要求
1、設計規(guī)模
基本展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展陳空間整合、展線規(guī)劃、平面布置;展廳吊頂地面墻面設計;展墻、展版、各級展標、文字、圖片、圖表等設計;展項設計;場景復原、沙盤模型、電子地圖等設計;普通藝術品展陳設計;多媒體展項、音效影視文件等設計;文物陳列(各種展柜、展臺、展架等)設計;照明電氣工程(含展覽專業(yè)燈光照明)等設計;場館統(tǒng)一標識標牌系統(tǒng)設計;公共部分裝修設計。
2、設計深度要求應以可實施性為指導進行技術方案響應,設計深度力求詳盡。
3、設計依據
(1) 建設部《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2016年版);
(2) 國家有關的規(guī)范、標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標準規(guī)范);
(a)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房屋建筑部分);
(b) 博物館照明設計規(guī)范;
(c) 建筑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
(d) GB/T 10001.1-2006 標志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通用符號;
(e) GB/T 10001.2-2006 標志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旅游休閑符號;
(f)《博物館和文物保護單位安全防范系統(tǒng)要求》(GBT16571-2012);
(g)《文物系統(tǒng)博物館風險等級和安全防護級別的規(guī)定》(GA27-2002)
(GB/T28181-2011);
(h)《展覽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218-2010)
(i)《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
(j)《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guī)范》(GB 50348-2004)
(k)《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展覽館衛(wèi)生標準》(GB 9669-1996)
(l)《全國室內裝飾行業(yè)管理暫行規(guī)定》
(m)《室內裝飾工程質量規(guī)范》
(n)《CAD工程制圖規(guī)范》(GB/T 18229-2000)
(o)《建筑內部裝修設計規(guī)范》(GB 50222-1999)
(p)《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GB 50325-2001) (q)《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GB 18580-2001)
(r)《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溶劑型木器涂料中有限物質限量》(GB 18581-2001)
(s)《室內裝飾裝修材料內墻涂料中有限物質限量》(GB 18582-2001) 、
(t)《室內裝飾裝修材料膠粘中有限物質限量》(GB 18583-2001)
(u)《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木家具中有限物質限量》(GB 18584-2001)
(v)《室內裝飾裝修材料壁紙中有限物質限量》(GB 18585-2001)
(w)《室內裝飾裝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限物質限量》(GB 18586-2001)
(x)《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2001)
(y)《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10-2001)
(3) 其他:現行國家及地方現行相關規(guī)范及標準文件;
4、設計及實施范圍
設計及實施范圍包含但不限于:展館裝飾設計、展陳布置設計、布展總體規(guī)劃、流線組織、內容單元的功能區(qū)域空間落實、空間總體風格設計、展項方案設計等。
四、技術要求
東方紅文化展覽館項目,展示內容主要為文物、文獻史料、其他藝術性創(chuàng)作輔助展品。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博物館專業(yè)展柜集成、輔助藝術化創(chuàng)作展品、led專業(yè)展示燈具、與展陳配套的多媒體信息展示推送系統(tǒng)、采光控制智能化設備、展廳暖通系統(tǒng)、展區(qū)配套服務設施及布展施工,文物托架及說明牌制作、電氣安裝等。
1、布展設計范圍:
包括文物展柜、輔助文物展品、平面展板、配套說明牌、多媒體展示、室內展區(qū)分隔、強弱電路、采光、造型光燈具照明、陳列布展相關項目;陳列布展相關采購項目的采購、安裝、布展及相關服務、后期維護服務。
2、智能化部分為保護文物,更好提升服務品質及文物展品安全要求,有效控制室外的自然光對展品的直接傷害。本項設計施工考慮采用智能控制展廳內通風、暖通、采光等,通過智能化集成方法,預期達到較好的能源控制,有效保護文物,為展廳的觀眾提供更好的參觀環(huán)境。
3、平面布置
整體平面布局要求合理、順暢。在引導觀眾流線的同時,在展項內容與展項分布方面做充分的研究,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理念。
4、文物托架及說明牌
文物托架要求結構科學合理并充分滿足文物展品的保護需求,使用國際知名品牌亞克力,原木、阻燃亞麻布等。
圖文版要求拉米納熱裱,實木或高密度板基層,高精相紙噴繪熱裱,專業(yè)廠家訂制;絲網印刷圖版,立體雕刻,寫真噴繪,燈布噴繪,鋁塑板等新型輕型材料。
5、多媒體及智能導覽施工要求
多媒體工程包含博物館的數字影片拍攝、剪輯包裝及系統(tǒng)集成等費用,主要設備為影音播放設備,安裝調試,耗材更換(包括線纜)及中控系統(tǒng)。
利用信息技術將以往歷史的音視頻資料數字化,建立音視頻節(jié)目數據庫和點播系統(tǒng)。
觀眾可以通過觸摸式電腦屏幕點播所希望收聽、收看的歷史紀錄影片、資料片、藝術電影等。
投影拼接采用無縫拼接技術進行柱狀環(huán)幕影片的拼接處理,使多幕影片在播放時無明顯接縫,可以適用于任何標準格式的映像,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播放影音比普通的標準投影設備具備更大的的顯示尺寸、更寬的視野、更多的顯示內容,更高的顯示分辨率,以便更具沖擊力和沉浸感的視覺效果。
全館智能導覽系統(tǒng):是面向大眾服務開發(fā)的一套系統(tǒng)。包括:①專業(yè)導覽設備的團隊語音講解、個人自助智能導覽;②基于自有智能手機微信導覽;③展廳重點文物全方位虛擬輔助展示導覽等,要求所選設備符合國家質量要求、性能穩(wěn)定、安全可靠、配套完整,幾種導覽方式的組合配置合理,觀眾實際使用操作便捷、簡單,維護成本低、管理方便。
全館展示導識、智慧旅游増值服務理念新穎,有較強的實用性和觀賞性,功能布置科學合理,導覽定位準確。其中個人自助智能導覽具有全館地圖導覽、游覽提示及定位等功能,能實現自動播放與數字點播相結合的智能播放,具備歸還提醒、防盜報警等。
其中微信導覽系統(tǒng)基于虛擬展廳的全景影像,支持語音、圖片、視頻的個性化組合,主要涵蓋三方面功能:①對博物館的自動導覽,展區(qū)基本介紹、各展區(qū)信息的詳細介紹,展廳重點文物展品圖形介紹等;②館內不可移動文物建筑、景點介紹;③游客留言互動功能,以增強觀眾體驗、提升博物館形象。
6、藝術品、雕塑、裝置藝術
藝術品及雕塑部分按展區(qū)內容自行設計,作品需要有鮮明的主題,形成定制裝置藝術。
作品形式豐富多樣,根據陳列展示內容的重點及亮點,綜合采用雕塑及藝術小品等各種現代展示技術和藝術手法,在穩(wěn)重大氣的基調中提高展館的觀賞性、藝術性,將天長文化元素融入到整個陳列展示之中,充分體現展覽的地域特征。所有雕塑及藝術小品制作使用的材料都達到國家消防、環(huán)保要求;用材和結構設計符合建筑聲學、物理光學的嚴格要求。
雕塑及藝術小品制作需按照陳列相關設計圖紙與說明規(guī)定的空間尺度、空間關系、
材質、色彩、情景效果和工藝技術要求進行再創(chuàng)作。雕塑、油畫、沙盤等需嚴格按照陳列相關設計圖紙與說明規(guī)定的尺度、材質、色彩、工藝技術要求,具體表現內容等,交由專業(yè)機構制作,并提供擬合作機構的詳盡信息。按照設計圖紙規(guī)定的方法和要求安裝布置于準確的坐標位置。
輔助展品、藝術品應配合展陳制作,形成統(tǒng)一風格。輔助展品及藝術品通過分組和強調的內容,在展柜內部講述自己的故事。輔助展品的陳列,應主要依據展品的歷史傳統(tǒng)。同時從美學的角度設計展品組合。其中,要根據展品的質地、形質、體量等因素,設計出最合理的展品稠密度、高度和層次。
7、展陳部分
平面展陳方式為印刷墻紙、立體展板、寫真噴繪等,通過雙方單位對設計方案及展陳大綱的二次梳理最終確認各展面的展陳模式。
(1)展柜
1)展柜總體要求
1.展柜外形與相關展廳展陳設計、展柜形式設計風格相協(xié)調,外觀工藝精致,外觀、面材及尺寸在設計圖紙中有清晰反映。
2.展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承重性,結構穩(wěn)固、安全,具有良好的防盜和防破壞性能;開啟方式滿足展陳布置和安保需求,維護方便。
3.展柜具有良好的密閉性;濕度、污染物濃度、照明等環(huán)境質量滿足相應文物對展示環(huán)境控制的規(guī)定要求。
4.針對采購人提供的展柜清單,在投標文件中提供展柜相關設計方案。
5.根據不同文物的展示要求,配備不同形式的展柜。
6.展柜結合展廳展陳設計,與展廳整體風格協(xié)調,視覺效果好。積極配合采購人確定展柜顏色。
7.展柜外觀線條挺拔順直,表面光滑平整,涂層色澤一致,無劃傷、露底、變形等瑕疵,結構比例適合,外觀優(yōu)美。
8.鎖閉功能設計安全合理,堅固耐用。
2)展柜外觀及整體結構
1.框架結構:展示柜整體為金屬結構,做防銹處理。
(1)主框架基座采用優(yōu)質冷拔矩形管,經專業(yè)設備切割定形加工,用氣體保護焊
進行焊接成形再與箱體焊接,確保箱體的安全性、穩(wěn)固性、抗沖擊性及箱體的永久性。(2)箱體外飾面采用δ1.2-3.0優(yōu)質冷軋鋼板,經剪切、沖壓、開槽(確保折彎處的質感美觀)、折彎成型、焊接(氣體保護焊)、組裝成型、表面氟碳噴涂等工藝加工制作完成。符合GB5237.4-2008規(guī)定。(顏色根據采購方的要求訂做)
(3) 展柜頂箱(上部)采用優(yōu)質δ1.5冷軋鋼板。內置照明設備,頂箱底部為隔熱玻璃,保障上部的溫度不會傳到展示空間,同時照明及排熱設備需要維修時,只打開頂箱的維修門即可,與展示空間互不影響,可更好的保護文物及展示空間環(huán)境。
(4) 展柜底箱(下部)采用優(yōu)質δ1.5冷軋鋼板。全封閉結構,具有水平調節(jié)腳。
(5) 展柜玻璃在加工、運輸及最后的安裝過程中,兩面均粘貼保護膜,不會出現任何的劃痕及污點。展柜玻璃采用符合博物館專業(yè)展柜要求的:6+6mm;8+8mm超白夾膠玻璃,膠片采用博物館展柜玻璃專用PVB厚度為0.76mm;1.14mm,透光率>95%,能阻隔99.9%的的紫外線,具有防沖擊、防碰撞、防爆、安全性高等特點。夾膠玻璃采用進口設備進行加工生產,在夾膠過程中嚴格控制環(huán)境及溫濕度,加工后的玻璃干凈整潔,透光均勻,無不規(guī)則折射現象。玻璃四邊均為精磨拋光,所有外形及對角線尺寸精度誤差小于±1mm/m,平整度誤差小于0.1mm/m。
(6) 玻璃與鋁型材的連接:玻璃嵌入型材的“U”型槽,玻璃與“U”型槽底的連接
處硅橡膠墊層,確保玻璃的安全。玻璃與“U”型槽兩側要有間隙,便于密封膠的密封,密封膠采用環(huán)保中性雙組分密封膠,具有無氣味、無揮發(fā)性,熔點大于150℃,使展柜達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從而更加安全的保護文物。
(7) 展柜的開啟系統(tǒng)根據不同柜型采用不同的科學合理的玻璃門開啟方式,所有開啟方式操作簡便靈活,無明顯噪音及運行不順暢的現象。
(8) 手動掀起式開啟方式:內置展柜專用優(yōu)質氣動支臂,開啟有助力,閉合有阻尼,開啟靈活輕盈、平穩(wěn)安全,可在任意點固定,開啟角度大于40度。
(9) 展柜的鎖具采用世界主流博物館指定品牌鎖具,鎖具材料為超硬鋼,鑰匙材
料為鎳銀合金。所有零部件都具有高度的耐磨性,耐污性和耐濕性和防腐蝕、防凍性。在文物的展示上,采用目前較先進的展柜技術與品牌,以展柜的保護性、安全性、
展示性、便利性、統(tǒng)一性五大要素前提進行設計,通過墻柜、通柜、平柜等多種展柜形式對文物進行展示,以取得展示上的最大的實用性與效果。
本項目一般文物或復制品在展廳公開展出,重要文物則采用展柜的形式進行展示。展柜是以真實的態(tài)度和藝術的效果向觀眾展示文物藝術品的空間,是博物館和參觀者進行無聲交流的直接場所,同時也是保護文物和保證文物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展柜應滿足文物保護技術要求、文物安全技術要求、美學視覺效果技術要求以及操作實用技術要求。
3)文物保護技術要求:
展柜必須采用對文物不造成損害的材料。盡量采用不銹鋼、鋁合金、表面噴塑涂料鋼板、玻璃等安全材料。
特定展柜能夠更加精密地控制溫濕度。密封性良好,內部安裝有溫濕度自動測定儀器和控制濕度的設備(詳見招標清單)。
展柜中照明應當保護文物安全。應當安裝無紫外線的冷光射燈,每個燈的亮度都應當可通過箱體中旋扭調整,光照點也應當可轉動調整。光導纖維照明可將燈光送入展柜照明位置,將發(fā)光熱源放于較遠位置,這種冷光射燈有利于通風,將發(fā)光熱量排出柜外。
燈的熱量應該能通過排風設備排向展柜外。
4)安全技術要求:
展柜具備物理穩(wěn)定性和足夠承重能力,柜體材料堅固耐用、具備自身防火性能,展柜具有防盜功能、符合行業(yè)強制標準。
5)美學視覺效果技術要求:展柜外觀應該美觀大方,顏色均勻統(tǒng)一,邊角應當圓滑或倒角。
展柜玻璃部分應當視線開闊,要考慮到兒童觀看要求。
展柜玻璃選用超白夾膠玻璃,雙層玻璃中間應當粘貼安全塑膜或濾紫外線文物保護塑膜,各項指標按照行業(yè)標準執(zhí)行。
6)操作實用技術要求:
展柜的柜門應該方便拿取和放置文物;展柜應該安裝行走腳輪,并安裝固定裝置;
展柜應該在箱體內置電源插座。展廳內設置與展柜相連接的隱蔽的電源插孔和開關,具
體位置詳見施工圖。
展柜根據不同的展覽需求選擇不同品牌展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