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需求
一、 項目概況
中國科學技術館2024年科普大篷車車輛采購項目采購Ⅱ型科普大篷車(第
1包)16輛,預算736萬元。
第1包 Ⅱ型科普大篷車
序號 | 采購人名稱 | 數量 | 交付地點 |
1 | 中國科學技術館 | 10輛 | 采購人指定地點 |
2 |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科學技術協會、鷹潭市科技館、贛州市定南縣縣科學技術協會、上饒市廣豐區科學技術協會、上饒市玉山縣縣科學技術協會、吉安井岡山市科學技術協會 | 每家各1 輛,共計6 輛 | 采購人指定地點 |
二、 采購內容 Ⅱ型科普大篷車技術要求(第1包)
1.基型車要求
Ⅱ型科普大篷車基型車應采用整體非承載式客車車身(基型車參考品牌:依維柯或同等車型)作為改裝平臺,驅動型式為4×2、后雙胎,國六柴油發動機,自動擋。
2.整車要求
整車基本性能要求
技術規格 | 要求 |
技術規格 | 要求 |
百公里油耗(L) | ≤11 |
燃油箱容積(L) | ≥100 |
發動機功率(kw) | ≥125 |
發動機扭矩(N·m) | ≥370 |
變速箱 | 8AT |
排量(L) | ≥3.0 |
排放 | 國六 |
空氣懸架 | 有 |
3.改裝要求
3.1車廂內布局要求
3.1.1車載設備具體包括:遮陽篷、倒車雷達、導航及倒車影像、車載揚聲器、無線麥克風、55英寸裸眼3D電視、車載逆變器、UPS電源、太陽能供電系統和線纜盤等裝置,要求車輛內部布局合理。
3.1.2車廂內右側設置1個工作臺,并滿足至少同時容納4人工作使用。要求工作臺為可翻轉式。在展品運輸時,工作臺可折疊靠在右側車廂上。工作臺采用厚度≥20mm的鋼木結構,規格為(2100-2800)mm×550mm(長×寬),要求表面平整、使用方便、美觀大方。對應工作臺位置可以是原客車右車窗或新設置的可向上開啟90°的側開門,規格為2100mm×1000mm,采用兩支氣彈簧桿支撐,側開門外蒙厚度≥1.0mm的冷軋鋼板,應使用方便、操作簡單、密封良好。
3.1.3車廂內除座椅、綜合控制柜外應預留一定空間放置展品,并設計專門的展品柜運輸緊固裝置,以保證展品運輸過程中不損傷車輛內部結構、裝飾和展品柜。展品柜運輸緊固裝置應設計成可拆卸式結構,不運載科普展品時應容易拆下,在展品裝卸時也應容易拆裝固定。
3.1.4車廂內能夠容納標準為540mm×440mm×640mm(長×寬×高)的展品箱20個、圖文展板(1550mm×830mm×40mm)10個、教育資源展箱(650mm×450mm ×695mm)3個及機器人展箱(550mm×440mm×770mm)2個等;確保隨車設備能夠合理安放,并保證車廂內仍留有一定的預留空間。
3.1.5車廂內在適當的位置應安裝配套多層車用物品專用緊固裝置。
3.1.6車內采用12V和220V雙電源系統。車廂內應配備有專門的電器控制柜,并保證車內電源線布置規范。
3.1.7供電模式應包括市電模式,UPS供電模式。車廂內提供的220V電源應采用TN-S-N制式的市電,接線應為單相三線制。采用兆歐表檢測隨車外接220V 電源接口及導線上任何一點與車廂任何導電部件之間的絕緣電阻,電阻應大于 10兆歐。采用DZ2670A型耐壓測試儀對電氣系統各回路對地及各回路間進行頻率為50Hz、波形為正弦波形、試驗電壓為1200V、歷時1min的絕緣介電強度試驗,應無擊穿或閃絡現象。
3.1.8設置太陽能供電系統,包括太陽能板、太陽能控制器、蓄電池、車載逆變器等, 滿足北斗終端設備用電需求。北斗終端設備設置太陽能、市電雙路供電系統。
3.1.9車內應配有車載逆變電源系統,電壓為12V-220V,交流修正正弦波逆變電源,穩定輸出功率1700w。
3.1.10整車應有偏重限制。車廂內部所有科普展品完全卸載后,整車向一側偏重不得大于另一側質量的3%;車廂內部所有科普展品裝載后,整車向一側偏重不得大于另一側承載質量的5%。
3.1.11整車在車內墊板下面鋪設厚度≥5mm的鋼板,鋼板需經防銹處理并與車輛底板緊固聯結,聯結時,不得破壞整車廂體底盤的結構,損害整車底板的防銹油漆涂層。車內外裝的裝置和設備,應盡可能的聯結在鋼板上,若采用其它聯結方式,不得破壞整車廂體底盤的結構或損害整車底板的防銹油漆涂層。
3.1.12車體分隔:車內安裝橫向移門隔斷,將車體分隔為前乘員艙和科普工作艙兩部分。隔斷開門位于前排座椅過道處,方便科普人員的前、后艙出入。后工作艙左側側壁安裝3根不銹鋼排扣,用于科普箱的固定,后工作艙車頂、底部各安裝2套不銹鋼排扣,并配備伸縮桿,用于科普箱的固定。伸縮桿可根據科普箱尺寸進行前、后調節安裝,方便箱體的固定。
3.1.13車廂后部為折疊不銹鋼臺板,臺板可向下翻轉,打開時和前工作臺臺面保持平齊,能通過側上掀門窗口發放科普資料等。
3.1.14駕駛室內安裝車載北斗終端設備和1路攝像頭,車體外安裝2路防水攝像頭,北斗終端設備及攝像頭由采購人提供,投標人負責安裝、調試。
3.1.15車廂車頂安裝吸頂照明燈,控制開關在電控柜上。
3.1.16Ⅱ型科普大篷車應乘坐5人(包含駕駛員),保證乘車安全。
3.2 車廂外布局要求
3.2.1車廂尾部配備展品裝卸設施,便于展品的裝卸。
3.2.2車尾部應安裝尾梯,方便工作人員上下車頂。
3.2.3整車應密封良好,在進行淋雨試驗時不應有滲漏現象。
3.2.4車輛配備遮陽篷,右側車廂安裝遮陽篷裝置。遮陽篷裝置采用卷拉式結構,在不使用時,應能方便的卷收在車廂右側上部,并且不能夠影響車輛的正常行駛。遮陽篷的具體要求為:長度≥3500mm、遮陽篷伸出≥2500mm、遮陽面積
≥8.3m2。
3.3功能要求
3.3.1Ⅱ型科普大篷車應可實現科普展品展示、廣播宣傳、多媒體教學、現場咨詢、科普資料的發放、科普影視資料的播放等多種功能。
3.3.2車廂內應設有專用的影音播放綜合控制柜,包括車載功放音響、55 英寸裸眼3D電視和快速轉接控制面板,應滿足電視、無線麥克風等所有相關車載設備及燈具的控制,并且抗震性能良好。
3.3.3車廂頂部設置2組4盞射燈,前、后各1組,并在車廂頂部安裝4個音柱,呈菱形分布。車廂頂部設置太陽能板。
3.3.4車載音響系統應可連接無線麥克風,以便科普宣傳時使用。
3.3.5在車體外側內嵌式安裝55英寸裸眼3D播放設備1臺,具備USB接口可實現對外播放科普影音資料的功能,并設置密封性能良好的側開門。
裸眼3d播放設備基本技術參數
設備指標 | |
屏幕尺寸 | 55英寸 |
屏幕比例 | 16∶9 |
可視區域面積 | 不小于1210×681mm |
顯示器分辨率 | 不低于3840×2160 |
屏幕亮度 | 不低于1500cd/m22 |
對比度 | 不低于4000∶1 |
屏幕壽命(Hrs) | ≥50000 |
防眩光玻璃 | 裸眼三維AR減反技術,透光率大于等于95%,反射率小于等于 3% |
背光控制 | 支持自動感光調節顯示屏亮度 |
色域覆蓋率 | ≥65% |
外殼 | |
外殼 | 使用1.5mm鍍鋅鋼板,表面噴戶外專用粉,防護能力10年以上 開門設計防水結構,戶外橡膠條密封,滿足IP55防護等級,同時達到車載防震級別 |
智能散熱系統 | 支持智能散熱系統及加熱系統,可滿足液晶屏在外界環境 -35℃~55℃下正常工作。當內部溫度低于-35℃開啟加熱系統高于55℃開啟散熱系統(參數可調節)。 |
使用環境 | |
溫度要求 | 工作:-35℃~55℃,儲存:-40℃~55℃ |
濕度要求 | 工作:5%~95%RH,儲存:5%~95%RH |
;
,
4.車載設備清單
序號 | 車載設備 | 數量 | 單位 |
1 | 車頂防水音柱 | 4 | 臺/套 |
2 | 遮陽篷 | 1 | 臺/套 |
3 | 車載逆變器 | 1 | 臺/套 |
4 | 無線麥克 | 2 | 臺/套 |
5 | 倒車雷達 | 1 | 臺/套 |
6 | 導航及倒車影像 | 1 | 臺/套 |
7 | 功放 | 1 | 臺/套 |
8 | UPS電源 | 1 | 臺/套 |
9 | 55英寸裸眼3D電視高亮屏,具有防震功能,具備USB播放功能 | 1 | 臺/套 |
10 | 線纜盤50米,三芯2.5mm2國標電纜 | 1 | 臺/套 |
注:所有車載設備配置性能優良、耐用,應選用近二年內上市產品。
三、 采購及服務要求
1.總體要求
本技術文件規定了科普大篷車的技術要求。
本技術文件適用于采用已定型的客車改裝的科普大篷車。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標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7258-2017 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
QC/T453-2002 廂式運輸車
QC/T484-1999 汽車油漆涂層
GB/T18411—2018 機動車產品標牌
3.使用環境
科普大篷車使用的環境為縣、鄉鎮、農村、偏遠地區或山區等交通及路況相對復雜的地區。
4.整體規范要求
4.1投標人生產的科普大篷車和采用的基型車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車輛企業和產品公告》上的產品。投標產品應配置國六(含)以上標準發動機,當采購人訂購技術規格相同的科普大篷車時,則科普大篷車的所有零部件,包括備用零部件應可互換。
4.2投標人交貨時,應保證車輛已納入國家汽車目錄,可以正常上取車牌并上路行駛。如無法上取車輛牌照,因此造成的一切損失和責任由投標人承擔。
4.3交貨時提供基型車納入國家汽車目錄的證明;提供基型車通過國家3C 認證的證明;
4.4科普大篷車應符合《QC/T453-2002廂式運輸車》的有關規定。
4.5科普大篷車運行安全應符合GB7258-2017《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的有關規定。
4.6科普大篷車應有統一標牌,其內容和安裝位置應符合《GB/T18411—2018 機動車產品標牌》的規定。
4.7科普大篷車車身圖案由采購人提供,油漆涂層應符合《QC/T484-1999 汽車油漆涂層》的有關規定。
4.8 科普大篷車車身圖案所用油漆采用大型客車專用油漆,并保證7年內抗紫外線不褪色、不褪光,保持原有的亮度和光度。
5.工期要求
2024年11月30日前完成樣車的改裝生產,按照采購人指定的地點進行樣車驗收。
2025年1月31日前交付全部合同貨物,驗收合格后交付使用單位。
6.技術服務要求
6.1車輛的未改裝部分應按照汽車產品“三包”規定進行售后和服務。
6.2車輛的改裝部分應按照國家相關改裝規定提供技術服務,國家尚未規定的改裝部分,投標人即汽車改裝廠需承諾質保3年(含)以上。
6.3中標人負責車輛交接的相關工作,并對車輛及車載設備的使用、維修維護等進行現場技術培訓,培訓次數不少于1次。
7.自有生產能力及服務團隊要求
7.1投標人有固定的車輛改裝、機械加工及電氣生產制作車間,面積、功能等滿足車輛改裝需要;設備完善,滿足工藝要求;
7.2服務團隊需具有豐富的車輛改裝經驗,需配備不少于5人的服務人員(人員可重復),包含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藝術設計、機械設計、電氣控制等專業技術人員,能保障完成本項目生產制作。
8.售后服務及響應時效
8.1質量保證期間,對于發現的合同貨物缺陷和非采購人員操作不當、天災等原因導致的合同貨物故障、損壞,投標人應免費修理或更換。投標人應在收到采購人通知后24小時給予響應,在接到采購人通知后5個工作日內完成對有缺陷的或損壞的貨物或部件的更換或維修。
8.2如投標人在接到采購人通知后5個工作日內沒有采取有效措施彌補缺陷,采購人可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風險和費用將由投標人承擔;采購人根據法律和本合同約定對投標人的其他權利不受影響。
8.3投標人保證在貨物出現故障和缺陷時,或接到采購人提出的技術服務要求后48小時內予以答復,如采購人有要求或必要時,投標人應在接到采購人通知后72小時內派員至采購人免費維修和提供現場指導。
8.4如投標人在接到采購人維修通知后到達現場144小時仍不能修復有關貨物,投標人應提供與該貨物同一型號的備用貨物,如因此給采購人造成損失,投標人應負責賠償。
8.5如投標人在接到采購人提出的技術服務要求或維修通知后48小時內沒有響應、拒絕或沒有計劃派員到達采購人提供技術服務、修理或退換貨物,采購人有權委托第三人對合同貨物進行維修或提供技術服務,由此產生的一切費用由投標人承擔 。
8.6質保期內的車輛維護保養工作,投標人應確保車載設備的完好率不低于
90%。
9.驗收方式
本項目的驗收方式為:驗收小組驗收。
四、 招標要求
投標人應對招標要求做出積極響應,須在投標文件中根據評分表各項內容做出具體應答,以考察對項目的理解和思考。主要包括:
1.提交車輛改裝效果圖、供電系統電路圖。投標人需根據招標文件技術要求中“改裝要求”提供科普大篷車改裝效果圖,包括:
(1) 內部改裝布局效果圖(不含展品)1張(A3紙)。效果圖布局合理、設計完整、功能完善。
(2) 展品裝箱圖效果圖1張(A3紙)。效果圖體現展品的固定方式,確保運輸狀態下的安全性、穩定性,并留有足夠的空間余量。
(3) 外部改裝效果圖1張(A3紙)。效果圖應布局合理、設計完整、功能完善,完全滿足。
(4) 供電系統電路圖1張(A3紙)。電路圖符合技術要求,供電系統完善、布線合理、圖紙完整。
2.提交改裝實施方案。主要包括:
(1)布局合理性
根據大篷車采購需求,投標人制定改裝方案,改裝方案應對布局合理性的關鍵技術做出響應,改裝應滿足招標要求,不對整車操控造成任何影響。
(2)工作便捷性
根據大篷車采購需求,投標人制定改裝方案,改裝方案應對工作便捷性的關鍵技術做出響應,改裝應滿足招標要求,不對整車操控造成任何影響。
(3)使用安全性
根據大篷車采購需求,投標人制定改裝方案,改裝方案應對工作狀態和運輸狀態的安全性關鍵技術做出響應,改裝應滿足招標要求,不對整車操控造成任何影響。
(4)改裝創新性
根據大篷車采購需求,投標人制定改裝方案,改裝方案應對改裝部分的創新理念及技術做出響應。
3.提交進度及質量控制方案。主要包括:
(1) 投標人根據“工期要求”提供進度控制措施方案。進度計劃科學、完整、具體、控制措施可行。
(2) 投標人根據“改裝要求”提供質量控制措施方案。質量控制措施內容包含過程質量監控和自查自檢的具體措施,內容完整、具體、可行。
4.提交培訓方案。投標人根據“改裝要求”提供培訓方案。培訓方案包含培訓工作組織及培訓工作內容,方案內容應完整、具體、可行。
5.提交自有生產能力及服務團隊配備方案。投標人需保證提供固定的車輛改裝、機械加工及電氣生產制作車間,面積、功能等滿足車輛改裝需要,設備完善,滿足工藝要求,配備工種齊全的專業技術人員,能保障完成本項目生產制作,服務團隊人員配備合理。
6.提交售后服務及響應時效方案。投標人根據“售后服務及響應時效”要求,制定完整、具體的服務方案、售后服務流程,服務響應時間保障,解決問題及時性方案。
7.投標人認為需要說明的其它文件。
五、進度安排
2024年10月31日前,完成車輛優化設計方案;
2024年11月30日前,完成首輛樣車生產制作,具備驗收條件;
2025年1月31日前,完成車輛批量生產制作,具備驗收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