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山防災減災科學館(鶴山市科技館)深化設計、布展及相關服務展項清單及技術功能參數要求
項目采購需求
6.1展項名稱
鶴山防災減災科學館(鶴山市科技館) |
||
分區 |
序號 |
展項名稱 |
第1分區:科技探索 |
1 |
科技探索 |
第2分區:科學天地 |
2 |
雅各布天梯 |
3 |
尖端放電 |
|
4 |
鶴起飛翔 |
|
5 |
太陽能飛機 |
|
6 |
新能源動力 |
|
7 |
美麗中國進行時 |
|
第3分區:平安鶴山 |
8 |
鶴山古勞水鄉定制模塊 |
9 |
X波段相控陣天氣雷達定制模塊 |
|
10 |
氣象風云 |
|
11 |
天宮一號 |
|
12 |
夢想照進現實 |
|
13 |
平安鶴山宣傳模塊 |
|
14 |
鶴山詠春拳 |
|
15 |
虛擬沙盤 |
|
16 |
5G賦能智能制造 |
|
17 |
防止傳染病 |
|
18 |
疫苗知多少 |
|
第4分區:防災減災 |
19 |
臺風+地震體驗 |
20 |
中控模塊 |
|
21 |
VR災難體驗 |
|
22 |
氣象災害-洪澇 |
|
23 |
北斗防災 |
6.2布展清單
序號 |
采購內容/ 展項名稱 |
技術功能參數要求 |
|
單 位 |
數量 |
一 |
科技探索 |
||||
1 |
科技探索區域(序廳) |
1.鶴山市技術館:墻面標題立體烤漆字+正文即時貼刻字; 2. 創文宣傳語;墻面標題立體烤漆字+正文即時貼刻字+亞克力立體地圖; 3.學雷鋒志愿服務站; 4.場館簡介及展館平面圖模塊。 |
|
套 |
1 |
二 |
科學天地 |
||||
1 |
雅各布天梯 |
本展項形象地說明了弧光放電產生的條件是小間隙和大電流,如果增加間隙或減小電流,電弧將會消失。通過展示生動介紹雅各布天梯產生的原理。 展項由變壓器、兩根下窄上寬的羊角形電極等部分組成。 按下啟動按鈕,兩羊角形電極間將發生強烈的電弧放電現象,產生高溫、耀眼的電弧。空氣對流加上電動力的驅使,使電弧上升,隨著電弧被拉長,電弧通過的電阻加大,當電流送給電弧的能量小于由弧道向周圍空氣散出的熱量時,電弧就會自動熄滅。此時羊角電極的底部又會產生新的電弧,形成周而復始的電弧爬梯現象。 展項設置換氣裝置,在演示間歇期間將防護罩內的空氣進行更換,防止電離空氣濃度過高。 |
|
套 |
1 |
2 |
尖端放電 |
展項通過對比兩根金屬桿之間的放電現象,向參與者解釋尖端放電產生的原理及其發生的條件。 展項主要由臺體、互動放電裝置、防護裝置和高壓發生系統等構成。 參與者按下啟動按鈕為高壓電極通電,同時移動放電桿,當兩電極上的尖針相互靠近時便會產生強烈的放電現象。 |
|
套 |
1 |
3 |
鶴起飛翔 |
展項采用乘坐虛擬飛機互動,結合球幕場景體驗,讓觀眾在體驗飛行游戲的同時,了解當地風土人情及壯麗景觀,展現鶴山創文成效。 模擬飛行:模擬飛行也可以稱為飛行模擬,是指通過計算機軟件及外部硬件設備來對真實世界飛行中所遇到的各種元素,例如空氣動力,氣象,地理環境,飛行操控系統,飛行電子系統,戰斗飛行武器系統,地面飛行引導等,綜合的在計算機中進行仿真模擬,并通過外部硬件設備進行飛行仿真操控和飛行感官回饋的一項運動。高度仿真和互動性強是模擬飛行最顯著的特點。它把深奧的航空理論知識和日常生活中人們難以接觸到的飛行技術介紹給普通人。 |
|
套 |
1 |
4 |
太陽能飛機 |
通過機電互動,讓觀眾了解太陽能發電的基本原理以及太陽能利用的重要性。 展項主要由臺體、強光模塊、太陽能板、飛機模型組成;觀眾按下按鈕,燈亮模擬太陽光,轉動鏡面,改變太陽光的角度,太陽能板正面獲得的陽光的輻射越多,發電量就越大,飛機模型就會隨之轉動;通過簡單的互動讓觀眾了解太陽能發電的原理。 |
|
套 |
1 |
5 |
新能源動力 |
展項通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模組的水下模擬實驗,讓觀眾了解動力電池在水下的穩定性,以及可利用浸在水中的動力電池給手機充電。 展項由造型展墻、動力電池模組、模擬玻璃水箱、各類手機充電器插頭、液晶電視、玻璃密封板等組成。 造型展墻上內嵌電視,播放新能源汽車所用動力電池組在受到撞擊, |
|
套 |
1 |
|
|
高溫,水侵等情況下安全性的相關知識。在展墻中部放置水箱,水箱內部放置動力電池、水晶膠,模擬水下實驗。墻面上設置各類插頭的手機充電座。觀眾可以把手機放入充電座給自己的手機充電,用以檢測動力電池的防水性能。 |
|
|
|
6 |
美麗中國進行時 |
通過VR互動的形式,穿越時空,讓觀眾直觀了解地球環境污染破壞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進而引發思考地球與人類的關系,重視對生存環境的保護意識,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關系,建立尊重自然、樹立綠色文明生態理念。 展品由臺體、座椅、VR眼鏡、顯示器、旋鈕、推桿等組成。觀眾帶上VR眼鏡,轉動旋鈕選擇“庫布齊沙漠治理” 、“塞罕壩林場建設”、 “北京大氣污染治理”其中一個案例,推動滑桿選擇“治理前、治理中、治理后”,在三維虛擬場景中穿越家園的前世和今生,感受生態環境變遷,運用時空對比,展示我國生態環境過去的美好、近代造成的生態損失、以及在國家發展戰略指引下所取得的成績,使觀眾認識到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必要性,以及對通過科學治理生態環境會得到逐步恢復信心。 |
|
套 |
1 |
三 |
平安鶴山區域 |
||||
1 |
鶴山古勞水鄉定制模塊 |
1.突出建筑外形自然與現代感、線條流暢; 2.模型顏色著色均勻,色彩靚麗、自然; 3.采用有機玻璃及其他高端材料裝飾,加以藝術搭配,質感真實、自然; 4.細部構件需采用先進激光切割機及電腦精雕細刻;盡量提高模型空間感和視覺效果,按照實際比例適當調整,以獲得感性合理的模型視覺充分體現出城市自然與人文環境相融合特性; 5.突出古勞地形地貌、水鄉特色及人文文化等。 |
|
套 |
1 |
2 |
X波段相控陣天氣雷達定制模塊 |
1.突出雷達外形特點與現代感、線條流暢,按實物比例制作; 2.模型顏色著色均勻,色彩靚麗、自然; 3.采用有機高端材料裝飾,加以藝術搭配,質感真實、自然; 4.細部構件需采用先進激光切割機及電腦精雕細刻;盡量提高模型空間感和視覺效果,按照實際比例適當調整,以獲得感性合理的模型; 5.互動應用;學習其工作原理、系統先進性、實時數據應用等。 |
|
套 |
1 |
6 |
氣象風云 |
向觀眾演示極軌氣象衛星、靜止氣象衛星二者的工作原理及具體應用,使觀眾了解氣象衛星對天氣、環境、災害的監測能力,以及它們為氣象預報、環境監測、防災減災等方面監測預測所起的重要作用。 觀眾可在展品的觸摸屏上選擇“極軌衛星”或“靜止衛星”,此時演示儀上的衛星模型開始沿軌道運動,同時地球模型轉動,觸摸屏中播放衛星實景圖片以及對氣象及環境的預報作用等。 |
|
套 |
1 |
3 |
天宮一號 |
展項通過模型向參與者展示天空一號,感受航天技術的偉大。天宮一號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第一個目標飛行器,是中國第一個空間實驗室,也是中國邁入航天“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第二階段。 展項設置一個吊掛的天宮一號模型。大小按實地要求。 |
|
套 |
1 |
4 |
夢想照進現實定制模塊 |
展項主要由多媒體感應裝置、三臺拼接屏等組成。 當參觀者站在鏡子前面時,攝像頭會捕捉參觀者的動作。鏡子上顯示菜單選項,比如選擇男生或女生,隨后出現與性別對應的多套衣服及搭配的菜單,參觀者移動手臂來瀏覽菜單,選定某一套衣服,手部對著鏡子上的“試穿”按鈕在空中向前推動,隨后衣服將添加到鏡中參與者身上。 |
|
套 |
1 |
|
|
還可選擇所要搭配的配件。系統可以自動識別人體方向,參與者在鏡子前后左右轉動,鏡內可將衣服的正面與背面都展示出來。 |
|
|
|
5 |
平安鶴山宣傳模塊 |
1.不少于4塊55寸觸控顯示單元,分辨率大于等于1920X1080,顯示模塊支持多點電容觸摸,含支架; 2. 16㎡室內顯示單元,像素間距P2.5,詳細參數如下: (1) 像素點間距2.5mm, LED燈管:SMD2121。 (2) 發光點顏色:1R1G1B,封裝方式:SMD表貼三合一。 (3) 物理密度 : 160000。 (4) 衰減率:亮度與視角關系(中央亮度 =100cd/ m2白場),水平視角80°時亮度衰減率<10%,垂直視角60°時亮度衰減率<10%。 (5) 最大白平衡亮度 ≥800cd/㎡。 (6) 對比度:≥12000:1,色度均勻性:±0.003 Cx,Cy 之內,無故障時間≥12萬H,發光點中心距偏差<0.01%。 (7) 水平視角( °):≥175。 (8) 垂直視角( °):≥175。 (9) 驅動IC:2153。 (10) 運行溫度:-10至40°C。 |
|
套 |
1 |
6 |
鶴山詠春拳 |
觀眾通過觀看視頻并與虛擬人物互動,學習鶴山詠春拳相關知識,了解中國武術魅力。 展項主要由多媒體互動、體感設備等組成。 |
|
套 |
1 |
7 |
虛擬沙盤 |
在展臺上設置沙盤,參與者可以利用小鏟等道具在沙盤上創造出山丘、溝壑等地形,用手或者其他物體伸到沙盤上進行遮擋,通過圖形識別系統與投影畫面在模擬地形上制造出降雨,然后觀看水流在沙盤中的流動和蒸發。 |
|
套 |
1 |
8 |
5G賦能智能制造 |
主要由造型臺體、透明屏(帶紅外觸摸框)、觸摸屏(觸摸留言板)、展臺等組成,主要用于展現鶴山中歐合作區先進制造業產品。 |
|
套 |
1 |
9 |
防止傳染病 |
展品由圖文展架、3組卡片及識別區、人物燈光模型、傳播途徑燈帶組成。 觀眾選擇一種傳染病卡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型冠狀病毒、乙型肝炎病毒),進而通過第二組卡片選擇這種傳染病對應的傳染途徑,通過第三組卡片配對正確的傳染病阻斷方式,如選擇正確,有相應燈光反饋。 圖文展架左側設置常用防護模型展示區,展示醫用防護服、護目鏡、口罩等。 |
|
套 |
1 |
10 |
疫苗知多少 |
展品設置疫苗的生產、使用等情境,以病毒為病原微生物的典型代表,引導觀眾針對病毒以不同技術路徑研發疫苗,并了解疫苗在人體內的具體作用機制。 臺面部分由病毒模型、燈帶、按鈕、滾筒、藥瓶模型、語音部分、顯示器等組成。 當觀眾按下啟動按鈕后,傳送帶上的病毒模型將模擬病原微生物向人群的傳播。拍打左側按鈕,分離即將大范圍傳播的病毒毒株,再選擇不同技術路徑以研發對應疫苗,并推動注射針筒模擬疫苗接種。多媒體將同步顯示對應疫苗在人體內激發抗體的情形。一段時間后,當病毒大軍真正進入人體時,顯示器將播放病毒入侵后,人體免疫系統與微生物的大戰,但最終疫苗所激發的大量抗體將吞噬入侵病毒。 |
|
套 |
1 |
四 |
防災減災區域 |
||||
1 |
臺風+地震體驗 |
展項定時演示,通過封閉沉浸式VR體驗讓參與者感受地震、臺風發生時的場景,引導觀眾能夠在地震、臺風發生時選擇正確的逃生方 |
|
套 |
1 |
|
|
法,并了解地震、臺風引起的次生災害,避免次生災害的傷害。 展項主要由震動平臺系統、模擬臺風風機、多媒體系統、場景營造系統組成。體驗屋的一面墻上是拼接屏,地震、臺風開始前播放簡短視頻介紹。地震、臺風開始后,模擬窗外景物。 |
|
|
|
2 |
中控模塊 |
1.機柜單元滿足42U的網絡機柜; 2.兩套及以上物理控制單元,及控制軟件滿足控制設備開關控制,平板程序控制、屏幕控制,音量控制,定制系統開發; 3.工業串口服務單元滿足不少于30個控制口; 4.繼電單元不少于10套,每套繼電單元不少于8路控制口; 5.顯示單元滿足不小于21.5寸,含無線鍵鼠及相關輔材; 6.信息交換單元滿足不少于24個接口,支持5套無線ap單元及1 套無線ac單元。 |
|
套 |
1 |
3 |
VR災難體驗 |
展項提供不同災難的感同身受的場景。 主要由臺體、切換按鈕、圖文展架、液晶電視安裝罩、VR眼鏡、液晶電視等組成。VR展示地震、火災等來襲時場景。 并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經歷災難,但往往災難來襲時,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災難的可怕只有經歷了才能感同身受。 |
|
套 |
1 |
4 |
氣象災害洪澇 |
通過設置洪澇場景以及汽車在水中逃生技巧互動,讓觀眾了解洪澇的危害以及應對措施。洪澇: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續降雨使低洼地區淹沒、漬水的現象。 展項由圖文板、汽車模型、多媒體組成。墻面圖文介紹洪水、澇害、濕害等不同類型洪澇的基本知識和防護技能。墻面一側背景圖文與前方的小汽車模型相配合,營造出城市內澇汽車周圍出現積水的場景。觀眾坐上駕駛室,擋風玻璃上播放汽車涉水被困、如何正確逃生自救知識短片。看完短片,觀眾可點擊駕駛位汽車門內嵌的觸摸 屏,選擇水位達到汽車1/3、1/2、2/3時,對應推開車門力度變化,在體驗中學習被困汽車內逃生的技能。 |
|
套 |
1 |
5 |
北斗防災 |
展項為山體滑坡監測系統的互動沙盤。沙盤主要內容為坡面監測點、基準站、互聯網監測中心等,輔助機構包括電機、燈光等。 在沙盤場景中,山體坡面布置監測站,山體附近布置基準站。觀眾操作演示按鈕,山體發生形變,北斗衛星系統通過信息比對得出具體位移數值,得到監測地區山體的形變趨勢及形變規律,這些信息在監測中心的屏幕上顯現出來,并通過預警系統廣而告之,從而達到預報山體滑坡的作用。 該系統表明了我國科技防災力量的先進性和實用性。 |
|
套 |
1 |
五 |
鶴山科技館多媒體模塊 |
||||
1 |
相控陣雷達內容創意模塊 |
1.MG動畫+影視素材剪輯,時長2min ; 2.前期影片創意策劃、數字腳本制作、MG動畫制作、特效包裝、影視后期剪輯、影視后期配音、影視后期音樂、分辨率1920*1080、播放系統封面觸摸模塊、支持中控系統模塊; 3.以兒童喜聞樂見的MG動畫方式,介紹鶴山前沿雷達系統以及相控陣雷達的優勢。 |
|
套 |
1 |
2 |
氣象風云內容創意模塊 |
1.MG動畫+影視素材剪輯,時長2min ; 2.前期影片創意策劃、數字腳本制作、MG動畫制作、特效包裝、影視后期剪輯、影視后期配音、影視后期音樂、分辨率1920*1080、支持中控系統模塊; 3.以兒童喜聞樂見的MG動畫方式,介紹什么是氣象衛星。 |
|
套 |
1 |
3 |
鶴起飛翔內容創意 |
1.MG動畫+動感座椅平臺,時長2min ; 2.前期影片創意策劃、數字腳本制作、MG動畫制作、特效包裝、影 |
|
|
|
|
模塊 |
視后期剪輯、影視后期配音、影視后期音樂、分辨率1920*1080、支持中控系統模塊; 3.以兒童喜聞樂見的MG動畫方式,介紹鶴山全域旅游、鄉村振興和創文成效。 |
|
|
|
4 |
美麗中國進行時內容創意模塊 |
1.MG動畫+影視素材剪輯,時長2min ; 2.前期影片創意策劃、數字腳本制作、MG動畫制作、特效包裝、影視后期剪輯、影視后期配音、影視后期音樂、分辨率1920*1080、支持中控系統模塊; 3.以 VR 互動的形式觀眾直觀了解地球環境污染破壞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 |
|
套 |
1 |
5 |
鶴山詠春拳內容創意模塊 |
1.MG動畫+影視素材剪輯,時長2min ; 2.前期影片創意策劃、數字腳本制作、MG動畫制作、特效包裝、影視后期剪輯、影視后期配音、影視后期音樂、分辨率1920*1080、播放系統封面觸摸模塊、支持中控系統模塊; 3.通過體感互動的形式,以學習鶴山詠春拳相關知識,了解中國武術魅力。 |
|
套 |
1 |
6 |
平安鶴山內容創意模塊 |
1.影視包裝+素材剪輯+三維特效,時長5min; 2.導演前期影片創意策劃、數字影片腳本制作、三維特效、后期包裝、影視后期剪輯、影視后期配音、影視后期音樂、支持中控系統模塊; 3.災害普及、鶴山概況,鶴山氣象局概況,以及鶴山市在各大災害前的應對,包括但不限于:宏觀政策,防災減災的中央指示; 4.鶴山氣象概況,常發災害;鶴山過往在各大災害面前的應對; 5.穿插鶴山人文地貌模擬——古勞水鄉、城區發展變化、安全發展示范城市等。 |
|
套 |
1 |
7 |
5G賦能智能制造內容創意模塊 |
1.MG動畫+影視素材剪輯,時長2min ; 2.前期影片創意策劃、數字腳本制作、MG動畫制作、特效包裝、影視后期剪輯、影視后期配音、影視后期音樂、分辨率1920*1080、播放系統封面觸摸模塊、支持中控系統模塊; 3.通過直觀的對比形式,了解5G互聯網時代發展為智能制造帶來的優勢和便捷。 |
|
套 |
1 |
8 |
防止傳染病及疫苗知多少育內容創意模塊 |
1.MG動畫+影視素材剪輯,時長2min ; 2.前期影片創意策劃、數字腳本制作、MG動畫制作、特效包裝、影視后期剪輯、影視后期配音、影視后期音樂、分辨率1920*1080、支持中控系統模塊; 3.疫情防控常態化,我們應當如何科學精準的進行衛生防疫,通過動畫的形式了解人體免疫系統與微生物的大戰,但最終疫苗所激發的大量抗體將吞噬入侵病毒。 |
|
套 |
1 |
9 |
臺風+地震體驗內容創意模塊 |
通過封閉沉浸式 VR 體驗讓參與者感受地震、臺風發生時的場景,引導觀眾能夠在地震、臺風發生時選擇正確的逃生方法,總面積不小于80平米。 |
|
套 |
1 |
10 |
VR災難體驗內容創意模塊 |
1.在VR設備中,學習洪水、雷電、火災等危險來臨時如何避險逃生,隨著學習課程的結束,警報響起; 2.VR影視包裝+素材剪輯+三維特效,時長3min; 3.導演前期影片創意策劃、數字影片腳本制作、三維特效、后期包裝、影視后期剪輯、影視后期配音、影視后期音樂、多平臺兼容轉 播系統、支持中控系統模塊。 |
|
套 |
1 |
11 |
氣象災害洪澇內容創意模塊 |
1.臺設置洪澇場景以及汽車在水中逃生技巧互動; 2.影視素材剪輯+三維特效,時長5min; 3.導演前期影片創意策劃、數字影片腳本制作、三維特效、后期包 |
|
套 |
1 |
|
|
裝、影視后期剪輯、影視后期配音、影視后期音樂、多平臺兼容轉播系統、支持中控系統模塊; 4. 在體驗中學習被困汽車內逃生的技能。 |
|
|
|
12 |
北斗防災內容創意模塊 |
1.MG動畫+影視素材剪輯,時長2min ; 2.前期影片創意策劃、數字腳本制作、MG動畫制作、特效包裝、影視后期剪輯、影視后期配音、影視后期音樂、分辨率1920*1080、支持中控系統模塊; 3. 通過互動體驗,了解我國科技防災力量的先進性和實用性。 |
|
套 |
1 |
13 |
集成調試系統模塊 V1.0 |
項目管理、系統調試、設備安裝、設備運輸、人工。 |
|
項 |
1 |
六 |
鶴山科技館平面設計模塊 |
|
|||
1 |
探究科學奧秘設計模塊 |
1. 鶴山市科技館:墻面標題立體烤漆字+正文即時貼刻字; 2. 地面導視:超粘不干貼不少于9組; 3. 區域標題:亞克力烤漆立體字不少于2組; 4. 創文宣傳:即時貼刻字不少于1組; 5.展項互動說明:即時貼刻字不少于6組。 |
|
項 |
1 |
2 |
平安鶴山設計模塊 |
1.鶴山防災減災科學館:墻面標題立體烤漆字+正文即時貼刻字; 2.區域標題:亞克力烤漆立體字不少于1組; 3.全球氣候分布圖:墻面標題立體烤漆字+正文即時貼刻字+亞克力立體地圖; 4.航空航天模型:底圖油畫布制不少于一項; 5.創文宣傳:即時貼刻字不少于1組; 6.展項互動說明:即時貼刻字不少于11組。 |
|
項 |
1 |
3 |
防災減災和沉浸仿真演練設計模塊 |
1. 防災減災:墻面標題立體烤漆字+正文即時貼刻字; 2.區域標題:亞克力烤漆立體字不少于1組; 3.VR防災:不銹鋼相框掛畫不少于12副; 4.火災、雷暴避險:墻面底紋油畫布不少于2副。 |
|
項 |
1 |
4 |
鶴山概述設計模塊 |
1.標題立體字:不銹鋼烤漆; 2.異形亞克力燈箱。 |
|
項 |
1 |
5 |
室外宣傳欄設計模塊 |
1.不少于3項宣傳模塊; 2.材質:不銹鋼+烤漆(木紋或設計色); 3.內容:標題立體字+正文絲印。 |
|
項 |
1 |
6 |
室外入口綜合模塊 |
1.銘示牌材質:不銹鋼烤漆+背發光(設計色); 2.不銹鋼大門,以及階梯配套。 |
|
項 |
1 |
七 |
升級改造宣教科研室 |
|
|||
1 |
宣教科研室遷移及改造 |
將宣教科研室由一樓遷移到二樓,其中60 m2進行環境提升,20 m2 按實際情況進行改造,滿足開展正常工作的要求。 |
|
項 |
1 |
2 |
機房消防系統改造 |
根據服務終端需要,機房配備七氟丙烷自動滅火感應裝置系統,符合現場實際所需。 |
|
項 |
1 |
八 |
科技館二樓學術廳擴聲模塊 |
|
|||
1 |
無線手持單元 |
1.頻率范圍:640MHz-690MHz; 2.調制方式:FM; 3.信道數目:200個; 4.信道間隔:300KHz; 5.頻率穩定度:±0.005%; 6.動態范圍:100dB。 |
|
套 |
1 |
2 |
音頻處理單元 |
1.不小于4路平衡式話筒/線路輸入,不小于4路平衡式輸出; 2.不小于3個RJ45網絡端口,用于PC通過軟件控制設備,和AES/EBU 數字信號輸入輸出,同時支持RS-485通訊; 3. 自帶一個遠程控制端口,與功率放大器及電源時序器通訊并控制其開關機; 4.每路輸入通道在軟件界面可選擇除Analog(模擬信號)之外還有 不少于Dante、CobraNet、AES/EBU、MADI、Ethersound、Optical、 Coaxial、N-net、Sine、Pink、White等多種數字信號和測試信號輸入供用戶根據系統搭建調試需要選擇; 5.每路輸出通道在軟件界面可選擇除Analog(模擬信號)之外還有 不少于Dante、CobraNet、AES/EBU、MADI、EtherSound、Optical、 Coaxial等數字信號供用戶根據系統搭建調試需要選擇; 6.設備控制:可通過平板、智能手機、PC無線控制音頻處理器的模式切換及內部處理單元的開關。 |
|
臺 |
1 |
3 |
調音處理單元 |
1.不少于9路輸入通道,低噪音設計 2.不少于1路SD卡槽、不少于1路USB端口支持WAV無損音頻格式、 WMA、MP3等多種格式的數字音頻播放; 3.帶藍牙音頻功能,可通過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實現音頻播放; 4.機器帶有不少于2個顯示屏,一個顯示數字效果,另外一個顯示 USB、藍牙播放以及錄音信息等。 |
|
臺 |
1 |
4 |
擴聲配套單元 |
1.額定輸出功率:8Ω立體聲不小于200W×2,4Ω立體聲不小于380W ×2; 2.內置不小于6路220V電源時序輸出插座; 3.解決其他音頻設備供電需求; 4.功放具有遠程控制端口,支持有線和無線遠程控制該功放和內置的不小于六路電源時序輸出開關機; 5. 顯示不少于工作溫度、日期、時間、工作電壓。 |
|
臺 |
1 |
5 |
擴聲單元 |
1.頻率響應下限不高于40Hz,上限不低于20KHz; 2.靈敏度不小于94dB ; 3.額定功率不小于150W; 4.低音單元不低于8寸,高音單元不低于1寸。 |
|
個 |
4 |
6 |
音源時序控制單元 |
1.單路額定輸出電流不小于30A; 2.可控制電源不小于8路。 |
|
臺 |
1 |
7 |
擴聲單元及輔材 |
根據采購需求,配備符合現場實際所需的線材、輔材等相關材料,滿足各模塊正常運行使用的要求。 |
|
項 |
1 |
8 |
網絡通信接口優化 |
氣象內網網線接入,便于訪問氣象內網進行科普展示。 |
|
項 |
1 |
九 |
科技館三樓指揮室擴聲模塊 |
||||
1 |
音頻處理單元 |
1. 8路平衡/線路輸入,4路平衡/線路輸出,8*4全功能矩陣混音; 2.采用ADI SHARC處理器芯片作為運算核心,專業級的數字音頻算法; 3.采用DSP音頻處理技術,內置8通道自動混音臺,自適應反饋抑 制(AFC),噪聲抑制(ANC),自適應回聲消除(AEC),自動增益(AGC),噪聲增益補償,閃避器等。 |
|
臺 |
1 |
2 |
音源時序控制單元 |
1.單路額定輸出電流不小于30A; 2.可控制電源不小于8路。 |
|
臺 |
1 |
十 |
戶外實地科普活動場地 |
||||
1 |
戶外標識 |
觀測場設備不銹鋼銘牌,標有儀器簡介及微信二維碼。 |
|
個 |
25 |
2 |
戶外宣傳牌(欄) |
雷達設備及功能簡介、觀測場公告牌、觀測場儀器布局圖、臺站保護宣傳牌。 |
|
個 |
4 |
3 |
科普小徑 |
根據現場實際,鋪設環觀測場四周科普小徑,寬約1m,長約200m。 |
|
項 |
1 |
十一 |
展館內環境提升 |
常設展館室內480㎡造型布展(天花、地面、墻面翻新等);設置無障外通道;設置無障外廁所。 |
|
項 |
1 |
十二 |
展覽館出入口改造 |
1.玻璃窗改造感應自動玻璃門,鋁合金玻璃門(雙門),總約22 平方米,碳灰色鋁合金平開門 壁厚2.0 ,6厚鋼化淺藍色LOW-E 玻璃。 2.室外掛墻彩色宣傳顯示單元,1.5m*6.6m,詳細參數如下: (1)封裝方式:SMD2727封裝 。(2)物理密度 :62500點/平方米。 (3)屏幕亮度(nit):≥6000 CD/㎡,使用壽命大于 19萬 H,平均無故障時間10萬 H。(4)對比度:≥4000:1。(5)刷新率:≥ 3840Hz。 (6)水平視角( °):≥140。(7)垂直視角( °): ≥140。(8)驅動IC:5024恒流驅動 。(9)最佳觀看距離:5m-100m。 |
|
項 |
1 |
十三 |
展覽館監控 |
1.不少于9臺400萬POE 星光級防暴攝像機; 2. 16路4盤2個千兆網口最大800萬接入.每盤位支持8T,存儲不少于8T; 3. 24口,POE供電交換機不少于1臺,以及監視器。 |
|
項 |
1 |
十四 |
展覽館出入口道路優化改造 |
道路改造、完善綠化等。清理土方約470m3;新建擋土墻約100㎡;石材鋪裝臺階約38㎡;瀝青路面130㎡;路面劃線;綠化面積100 ㎡;設立垃圾分類標色1套。 |
|
項 |
1 |
|
|
|
|
|
|
采購項目技術要求
1、服務項目背景
鶴山市氣象站創建于1958年12月,屬國家一般氣候站,站號為59473,創建成立時名稱是鶴山縣氣象站,1993年撤縣設市時改為鶴山市氣象局,現址于2018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主體建筑為 1 棟 6 層建筑物,規劃總用地面積 18624.1 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
4438.9平方米。項目總面積4035平方米(其中室內2385平方米,室外1650平方米),
主要室內布展面積約480平方米,室外面積包括約250平方米的入口外環境提升。
2、展區設計概念
2.1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
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普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普法》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綱要》為指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公益性基本定位,堅持以現代化建設為依托,以提升公民科學素質、加強科普能力建設為重點,深入推進科普社會化、專業化和品牌化發展,鼓勵創新,切實提高科普的質量和效益,更好地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和經濟社會發展,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2.2基本原則
1) 統籌兼顧、均等普惠。
以構建覆蓋城鄉的科普體系為目標,統籌區域、城鄉,針對不同群體的需求和特點,
探索科學技術普及精準服務,通過科技技術展現和體驗防災場景,實現科技成果社會共享和科普普惠大眾,增強群眾科普教育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 整體推進、融合發展。
以拓展科普內涵為抓手,整體推進科技創新與科普、防災減災科學文化的全面深度融
合,以形成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互融的科普內容體系。
3) 開放合作、分工聯動。
以“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為指引,緊緊依靠各級政府支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加強部門內部分工聯動,形成共享、開放、協調的科普工作局面。
4) 夯實基礎、創新拓展。
以適應新形勢新需求為重點,加強科學普及的基礎研究,加強科普創作方法研究,加
強科普的新技術應用研究,提高科技含量,推進科普的內容創作、表達方式、傳播手段、運行管理等全方位創新,擴大科普覆蓋面和影響力。
2.3建設思路
本項目以中小學、青少年為主要科普教育服務,并同時對社會公眾、專家學者、政府領導及行業用戶作為服務科普推廣,提供不同針對性、不同專業度、不同應用領域的數據服務和業務信息、專業知識。科普內容不僅展示防災減災知識、氣象監測的科學原理、過程、科技發展和科技成果活動的內容,為參觀者普及科技知識,提高科學素養,而且以科技在社會生活各領域中的應用和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課題,關注人類自身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問題。
本項目具有鶴山特色,充分挖掘和反映鶴山的地域、人文、資源和環境科技之間的有機聯系,圍繞科普教育防災減災的課題進行延展,通過展項展品及展區的建設,給參觀對象提供探究性學習與科研活動環境,發揮防災減災科普教育基地作為科普科研活動的平臺作用。
為保障系統建設的完整性及整個項目過程環節的無縫銜接,本項目需綜合考慮項目設計、實施、運營及配套服務整體方案。
為了實現本項目的目標有以下幾點應該作為重點建設:
1)做好科學普及環境支撐的配套,尤其是在沉浸式互動體驗。
2)加強信息媒體的精雕細琢,加強趣味性,真正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學習熱。
3)在各個主題展區內,實現針對不同場景的科普應用。
2.4建設內容
2.4.1本項目采用主要包括室內科技館和室外活動場所兩大部份。
①室內展區主要突顯現代化科技發展成果,模擬和體驗各類科學原理,展現科技對社會發展的作用及極端氣候事件對人類的影響,在建設上強調震撼人的感觀意識,以現代科技手段為表現形式,重點建設互動、參與、體驗項目;
②室外展區旨在塑造科技文化及環境優化,傳播科普知識,通過觀察學習讓參觀者了解各種科技前沿氣象觀測等設備的工作原理,揭開各種探測設備的神秘面紗。
③本項目分為科技探索、科學天地、平安鶴山、防災減災四大主題。
1)科技探索:形象科技;
2)科學天地:科學天地、不同科學分科、對應小型互動設備;
3)平安鶴山:防災減災 、天文主題;
4)防災減災:VR災害體驗,互動體驗。
2.4.2 科技探索主題
展示鶴山防災減災科學館(鶴山市科技館)的宣教科普形象,通過鶴山的文化沉淀優
勢,突顯現有特色,提升鶴山市科普宣教內涵和意義。
2.4.3 科學天地主題
通過創新互動理念進行規劃設計,展示光學、力學、電力、衛星等多元化科學原理,以現代科技手段為表現形式,讓觀眾直接互動體驗。
2.4.4 平安鶴山主題
傳播氣象科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展現鶴山人文、生態、山、水、建筑等各方面元素,通過科普知識宣傳和教育讓公眾獲得更充分的防災減災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提高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保障社會經濟建設和社會安定與健康發展。。
2.4.5防災減災主題
設置雷電、臺風、暴雨、火災、地震逃生四個不同的體驗式場景,通過模擬環境體驗四種極端天氣,學習在極端危害天氣下如何自救互救的方法,并通過協作找到通往安全地點的密碼。
2.4.6 學術廳和指揮廳
升級學術廳和指揮廳基礎環境設施,用于科普課堂,科技影像播放、科普活動。
2.4.7 宣教科研室
在現有場所的基礎上完善,用于科普宣傳工作人員制作、建立鶴山市氣象防災減災檔案文獻、維修及辦公。
2.4.8 戶外科普活動場地
優化入口道路、優化氣象觀測場、雷達站、環境觀測站等室外實地科普場所,增加戶外創文宣傳板塊。
2.4.9 基礎環境配套提升服務
室外景觀和室內主展館環境配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