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名稱 |
水滴運(yùn)動 |
科學(xué)原理 |
由橘紅色鈑金底座和箱體、暖白色抗倍特板臺面、兩條不同的不銹鋼金屬軌道(斜坡軌道、最速軌道)、底板、支架、小球、放球裝置及說明牌等組成。 小球到達(dá)終點(diǎn)的時間取決于路程的長度和小球的下滑速度。實(shí)際上,曲線軌道是一條最速降線(擺線),在小球下降的初始階段,小球通過較陡的軌道最快獲得較大的速度,然后充分利用較大速度走完余下的曲線。最速降線是速度與路徑的最優(yōu)組合,相比其他任何軌道,小球均可以最先到達(dá)終點(diǎn)。古代建筑屋頂?shù)男螤钜苍O(shè)計成最速降線,從而保證雨水能夠最快的下落。 |
尺寸規(guī)格 |
規(guī)格:展覽尺寸700mm×700mm×1260mm;其中展臺整體尺寸700mm×700mm×800mm,鈑金底座尺寸550mm×550mm×105mm,鈑金箱體尺寸500mm×500mm×683mm,抗倍特板臺面尺寸700mm×700mm×72mm; 電源要求:無; |
操作方法 |
將兩個小球分別放到軌道的頂端,扳動手柄,釋放小球,觀察哪個小球先到達(dá)終點(diǎn)。 |
效果圖或?qū)嵨镎掌?span> |
|

